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重生40年代:开局送外国媳妇> 第210章 蓝图与书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 蓝图与书信(2 / 2)

办公室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他一个。

窗外,寒风呼啸,雪籽敲打着玻璃,发出“沙沙”的声响。

屋子里烧着火墙,温暖如春,可许峰却觉得心里某个地方,空落落的。

他从怀里,摸出了那把小小的木梳。

在吉林的这一个月,他没有一天不想起大别山,不想起那个在耳房灯下等他归家的身影。

他想象着林雪现在在做什么。大别山的天气应该还很暖和吧?

她是不是又带着医疗队去周边的村子巡诊了?

她有没有按时吃饭?天冷了,晚上睡觉会不会踢被子?

这些琐碎的念头,像一根根细密的丝线,把他和千里之外的那个家,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他从箱子里抽出一张干净的稿纸,拧开钢笔,在桌前坐下。

昏黄的灯光下,他开始给林雪写信。

这比他制定一份全东北的农业规划,要难得多。

他想说的话太多,却不知从何下笔。

他想告诉她,东北很冷,风很硬,他很想她。

可这些话写在纸上,又觉得有些矫情。

他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那些滚烫的心思,在他心里翻江倒海,落到笔尖,却变成了最朴实无华的字句。

“林雪吾妻:

见字如面。

我已至吉林,一切安好,勿念。此地甚寒,风雪交加,与大别山迥异。组织上交予我新的任务,事关重大,需在此地停留一段时日。

我走后,基地诸事,有王政委与周连长操持,当无大碍。我留下的农事笔记,切记收好,若有不明之处,可与石头商议。天气转凉,夜里要多盖被褥,切勿贪凉。你的身体底子薄,莫要太过劳累。

……

夫君,许峰。

1948年10月16日。”

信很短,都是些寻常的叮嘱。

他反复看了几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他想了想,又在信的末尾,添上了一句。

“待此间事了,我便归家。”

写完这句,他才觉得心里那块空落落的地方,被填上了一点。

家,这个字,是他如今所有奋斗的锚点。

他小心地将信纸折好,放进一个信封里,郑重地写上“林雪同志亲启”几个字。

做完这一切,他站起身,提起那两个沉甸甸的箱子,推门走进了风雪里。

他要去见周保中。

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是要把这张蓝图,变成现实。

而这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去和北方的毛熊,做一笔关乎国运的交易。

周保中的办公室里,温暖的汀溪水汽氤氲。

他正戴着一副老花镜,就着桌上的台灯,审阅一份关于辽西会战的战损报告,眉头紧锁。

当甘烁和许峰抬着两个大木箱子走进来时,他才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都弄好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瞬间亮了起来。

“报告司令员,东北地区未来三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初步方案已经完成。”许峰立正回答,声音清晰。

“好!好啊!”周保中一下子来了精神,从椅子上站起来,亲自上前,拍了拍那两个大箱子,像是看到了两箱金条:“一个月,就一个月!许峰同志,你可真是给我送来了一份天大的惊喜!”

他迫不及待地让甘烁把箱子打开,将里面的图纸和报告一份份拿出来,铺满了那张巨大的办公桌。

周保中先是拿起那张总规划图,只看了一眼,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就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不是农业专家,但他是一个卓越的战略家。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份规划的厉害之处。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种地计划,这是一份结合了地理、气候、资源、人口,甚至是未来工业布局的,立体化的国土开发战略!

“好一个农牧一体化循环!”周保中指着那个猪圈连着沼气池的图,兴奋得满脸通红,“解决了燃料,解决了肥料,还解决了吃肉问题!他娘的,一石三鸟!我怎么就没想到!”

他又拿起一份关于“盐碱地改造”的技术报告,里面的化学公式和生物方法他看不太懂,但最后那个“三年内可将十万亩重度盐碱地改造为中低产田”的结论,让他拿着报告的手都有些发抖。

“这……这都能做到?”他抬起头,看着许峰,眼神里满是震撼。

“理论和实验数据都支持。只要人力和物资到位,可以做到。”许峰的回答,没有半点情绪波动,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