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第261章:现代化的钢铁洪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1章:现代化的钢铁洪流(1 / 2)

时光的长河奔腾不息,冲淡了战火的硝烟,抚平了土地的伤痕,却也将一支军队锤炼得愈发强大。

昔日晋西北的简陋兵工厂、万国牌武器、骡马化行军,早已被时代洪流席卷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支向着世界一流目标阔步前进的现代化武装力量。

这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华北某大型综合训练基地,一场代号为“雷霆-20XX”的诸军兵种联合实战化演习,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

这场演习,恰是观察这支军队今日面貌的最佳窗口。

演习导演部内,巨大的电子沙盘取代了往日的地图和沙盘。

卫星影像实时侦察画面、各部队动态位置信息、电磁频谱态势……海量数据如同奔流的江河,在高速网络上交汇、处理,最终化作屏幕上清晰直观的可视化信息。

指挥员们运筹帷幄,指令通过安全高效的指挥系统,瞬间直达单兵、单车、单舰、单机。

昔年,李云龙为了一部电话机能和旅长扯半天皮,为了一份情报需要侦察兵冒死抓“舌头”。

而今天,战场对他而言,几乎是单向透明的。

从“打得赢”到“打得巧”,信息主导、体系支撑已成为制胜的关键。

广阔的演习场上,引擎轰鸣,大地震颤。

主战坦克组成的突击集群,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披挂着新型复合装甲,125毫米滑膛炮傲指苍穹,在高速冲击中依然能精准命中数公里外的目标。

它们不再是孤胆英雄,而是融入作战体系的一个节点,通过数据链实时共享战场信息。

04A式步兵战车、08式轮式步战车等新型装甲车辆,搭载着全副数字化装备的步兵,紧随其后,步坦协同如行云流水。

当年令李云龙羡慕不已的“骑兵连”,早已脱胎换骨。

空中,武装直升机群以树梢高度悄然突防,忽而跃升,对“敌”纵深目标发起致命一击;

运输直升机群则吊挂着轻型火炮、全地形车,将突击分队投送至意想不到的地点。

真正的“空中骑兵”,实现了速度、火力与机动性的完美结合。

炮兵,这支曾被李云龙发挥到极致的“战争之神”,已然涅槃重生。

PHL-191型远程火箭炮系统昂起巨大的发射箱,一声令下,雷霆万钧,密集的火箭弹拖着尾焰划破长空,对上百公里外的“敌”机场、指挥中心、后勤枢纽进行饱和式覆盖打击,其精度和威力令人胆寒。

PCL-181型车载加榴炮部队则上演着“快打快撤”的现代炮战精髓,通过无人机校射,炮弹如同长了眼睛,精准摧毁一个个目标,发射完毕后迅速转移阵地,让“敌”反击火力无处寻觅。

王承柱若能看到今天他的炮兵后辈们如此“阔气”和“精准”,恐怕会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是整个炮兵体系的雷霆之怒!

湛蓝的天空中,战鹰翱翔。

战斗机如同幽灵般掠过,凭借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和超视距攻击能力,在“敌”发现之前,就已悄然夺取了制空权。

歼-16、歼-10C等新型战机组成攻击编队,携带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对地、对海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

大型无人机如同不知疲倦的鹰隼,长时间盘旋在高空,提供不间断的侦察、监视和中继通信,甚至能直接发动攻击。

当年用步枪、机枪“猎鸟”的战士们,绝不会想到,有朝一日,战鹰能如此傲视苍穹。

虽然演习场在内陆,但海军的力量通过远程参与和模拟系统得以展现。

镜头切换到遥远的海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