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第260章:新一代军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0章:新一代军人(1 / 2)

故居纪念馆的落成和“亮剑精神”的广泛传播,如同一座桥梁,跨越了时间的鸿沟,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脉动紧密相连。

在这座桥梁上行走最频繁、感受最深刻的群体之一,便是人民军队的新一代军人。

他们生长于和平年代,驾驭着现代化的装备,却依然需要从老一辈的精神矿藏中汲取永不枯竭的力量。

在老虎团营区,这种传承显得尤为具体和生动。

团队的历史荣誉室里,李云龙生前最后一次来团视察时拍摄的那张巨幅照片——老将军身着礼服,向训练场敬礼——被悬挂在最醒目的位置。

照片下方,镌刻着他的那句名言:

“军人,就是准备打仗的!能打仗,打胜仗,才是最大的负责!”

每年新兵入伍,第一课不是队列条令,而是来到这里,聆听团长亲自讲述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讲述老团长李云龙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这支团队血脉相连的历史。

新兵们仰望着照片上那位不怒自威、眼神锐利的老人,听着那些堪称军事奇迹的战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震撼与难以置信的崇敬。

“首长,那个时候没有精确制导,你们是怎么做到一炮端掉鬼子指挥部的?”

一次参观后,一名刚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年轻排长,忍不住向陪同的团参谋长(一位资深中校)提问。

他的问题里带着新时代军人特有的技术思维。

参谋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如果你当时在场,只有一门老旧的迫击炮和两发炮弹,你敢不敢接受那个命令?

你有没有把握在敌人火力压制下,把炮推到前沿?”

年轻排长愣住了,沉思片刻,老实回答:“我…我需要计算弹道,需要侦察,需要火力掩护…光靠人冲,太难了。”

参谋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深沉:

“是啊,很难。

他们靠的不是技术,而是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和这里!”他又用力敲了敲自己的头。

“是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是豁出性命的血性,还有在极限压力下迸发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技术很重要,我们现在拼命学习高科技,就是为了让你们将来亮剑时,剑更锋利!

但剑的灵魂,永远是持剑的人!

这股子气,不能丢!”

这番话,在许多类似场合,被不同层级的军官,用不同的方式,反复地向年轻军人们灌输着。

他们开始明白,“亮剑精神”并非鼓励蛮干,而是强调在拥有过硬本领的基础上,培养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克敌制胜的决心。

在战术研讨和实战化训练中,这种精神的体现更为具体。

红蓝对抗演习,蓝军往往拥有技术装备优势。

一次丛林渗透任务,红军一支特战小队被蓝军无人机和传感器层层封锁,陷入绝境。

队长,一名绰号“钉子”的上尉,看着队员们有些沮丧的神情,突然低声说:

“想想老团长当年被坂田联队包围在苍云岭,装备比咱们现在差远了吧?他怎么做的?”

队员们眼神一动。“正面突围!打他的指挥部!”

“对!”钉子队长眼睛发亮,

“蓝军以为我们用特种作战思维,我们就偏给他来个‘蛮不讲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