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执法办案理论知识> 第一章 单选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单选题(1 / 2)

单选题(共100题)

1.《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暂行办法》从(C.2020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A.2019年10月1日

B.2019年11月30日

C.2020年1月1日

D.2020年3月1日

2.2018年3月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五条热线整合为新的热线平台,实现(A.12315)一号对外。

A.12315

B.12365

C.12358

D.12331

3.举报由被举报行为发生地的(C.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A.省

B.市

C.县

D.所

4.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调解中发现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C.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A.三十

B.二十

C.十五

D.十

5.举报人应当提供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线索,对举报内容的(D.真实性)负责。

A.规定

B.法律

C.法规

D.真实性

6.举报人实名举报的,有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之日起(D.五)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

A.十五

B.十

C.七

D.五

7.举报涉嫌违反(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的,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项规定执行。专项规定未作规定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8.两个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因处理权限发生争议的,应当自发生争议之日起(

C.七)个工作日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处理机关。

A.十五

B.十

C.七

D.五

9.调解人员是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的近亲属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投诉的,应当回避。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对调解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B.中止调解),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A.继续调解

B.中止调解

C.回避

D.不予回复

10.具有本办法规定的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B.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投诉人。

A.五

B.七

C.十

D.十五

11.鼓励社会公众对涉嫌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法进行(

B.社会监督)监督

A.舆论监督

B.社会监督

C.大众监督

D.纪律监督

12.鼓励新闻媒体对涉嫌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依法进行(

A.舆论监督)监督。

A.舆论监督

B.社会监督

C.大众监督

D.纪律监督

13.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维护管理全国12315平台上的(C.本级用户)用户。

A.上级用户

B.本级及下级用户

C.本级用户

D.下级用户

14.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12315“五进”体系建设,推进(

D.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有序运行。

A.ODR单位

B.线下无理由退货未范店

C.消费者投诉站

D.消费维权服务站

15.投诉举报人通过全国12315平台提交的投诉举报,由系统流转至其选择的(C.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所级

16.通过其他渠道接收的投诉举报,应当按照(D.谁接收、谁录入)的原则将信息及时录入到全国12315平台,参照平台流转方式直接将投诉举报流转至有管辖权的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A.统一接收、统一录入

B.市级接收录入

C.县级接收录入

D.谁接收、谁录入

17.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价格监督管理等业务,根据特定业务类别流转至(A.对应的)管理层级。

A.对应的

B.市级

C.县级

D.所级

18.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处理投诉中发现涉嫌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线索(以下简称涉嫌违法线索)的,应当依法进行(D.核查)。

A.检查

B.询问

C.抽查

D.核查

19.对辖区内未按时处理或反馈的投诉举报,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统一接收投诉举报的工作机构应当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C.督办)。

A.询问

B.电话通知

C.督办

D.提调

20.对已经受理的投诉,投诉人主动要求撤回的,投诉举报承办机构应当(A.终止调解)决定。

A.终止调解

B.受理

C.不予受理

D.不予办理

21.被投诉事项中存在涉嫌违法线索的,投诉的撤回,不影响投诉举报承办机构对该线索的(C.调查处理)。

A.撤回

B.受理

C.调查处理

D.不予受理

22.对外发布或向其他有关部门提供投诉举报等信息的,应严格报批程序,并按照(C.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应责任。

A.谁监管,谁负责

B.谁录入,谁负责

C.谁提供,谁负责

D.谁办理,谁负责

23.按照共建共享原则,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分级维护知识库相关内容,(C.每季度)至少维护一次,重大、紧急信息应实时维护。

A.每日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24.投诉人为两人以上,基于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投诉同一经营者的,经投诉人(A.同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按共同投诉处理。

A.同意

B.授权

C.书面申请

D.申请

25.对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投诉,两个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均有处理权限的,由(B.先收到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A.两个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B.先收到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消费者任意选择一个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D.后收到投诉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26.上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可以(C.提请)下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的投诉。

A.管辖

B.处理

C.提请

D.报请

27.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对调解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C.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中止调解,并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A.投诉人

B.被投诉人

C.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D.调解人员

28.需要进行检定、检验、检测、鉴定的,由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协商一致,(D.共同)委托具备相应条件的技术机构承担。

A.投诉人

B.被投诉人

C.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指定

D.共同

29.(C.鼓励)经营者内部人员依法举报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A.不提倡

B.不允许

C.鼓励

D.表扬

30.投诉人与被投诉人对委托承担检定、检验、检测、鉴定工作的技术机构或者费用承担(D.无法协商一致的),终止调解。

A.由投诉人承担

B.由被投诉人承担

C.协商一致的

D.无法协商一致的

31.共同投诉可以由投诉人书面推选(B.两名代表)人进行投诉。

A.一名代表

B.两名代表

C.三名以上代表

D.全体代表

32.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投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被投诉人侵害之日起超过(B.两年)年的,投诉不予受理。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五年

33.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等单位代为调解。受委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以(B.委托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进行调解,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A.受委托单位

B.委托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委托、受委托单位

D.投诉人

34.采取(C.现场调解)方式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提前告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调解的时间、地点、调解人员等。

A.电话

B.视频

C.现场调解

D.书面

35.投诉人撤回投诉或者双方自行和解的,(B.终止)调解。

A.继续

B.终止

C.自行

D.办结

36.投诉人或者被投诉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者被投诉人明确拒绝调解的,(B.终止)调解。

A.继续

B.终止

C.自行

D.办结

37.自投诉受理之日起四十五个工作日内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B.终止调解)。

A.调解延期

B.终止调解

C.自行调解

D.重新调解

38.经现场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由(C.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并加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印章,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各执一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留存一份归档。

A.投诉人

B.被投诉人

C.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双方

D.调解人员

39.经现场调解达成调解协议,未制作调解书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备查。D.调解记录

A.调解协议

B.调解书

C.告知书

D.调解记录

40.对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调解,经营者(B.不免除)依法应当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A.免除

B.不免除

C.免于

D.不免于

41.举报人采取非书面方式进行举报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D.记录)。

A.现场回复

B.拒绝

C.口述

D.记录

42.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在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权限范围内以(C.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名义处理举报,法律、法规、规章授权以派出机构名义处理举报的除外。C.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A.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B.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D.所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43.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和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举报,由其()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B.住所地

A.经营者居住地

B.住所地

C.经营者户口地

D.接受服务者

44.对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违法广告的举报,由()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A.广告发布者

A.广告发布者

B.广告经营者

C.广告主

D.广告所有者

45.对广告主自行发布违法互联网广告的举报,由()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C.广告主

A.广告发布者

B.广告经营者

C.广告主

D.广告所有者

46.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等有关规定处理举报。A.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