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哈哈哈,大周> 第34章 只我受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只我受伤(2 / 2)

现在,你是丝毫不提这茬了是吧?

你个犬入的,老子现在都已经负荆请罪了,你还让老子当众给韩通道歉?

众人各有心思,而郭荣显然对好大儿精准领会他的用意很满意,开口道:“既然如此……”

不料他刚开口,赵匡胤竟突然再次将头重重磕在地上:

“多谢梁王殿下替臣开脱,但末将身为殿前都指挥使,怎能犯这种因不信任同僚而无谓导致将士们疲惫的错误?”

“既然瀛、莫两州已然投降,微臣愿戴罪立功,主动去处理后续纳降事宜!”

“请陛下赐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闻言,赵匡义也连忙磕头:“请陛下赐我兄弟二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见状,一旁的郭宗训不由地皱了皱眉:

好家伙!

原来这才是你负荆请罪的真实目的!

都明目张胆跳墙了,看来是真的被逼急了啊!

这点功劳你都想捞?

不过想想也是,他手底下还有那么多人呢!

他赵匡胤应该是不会在意这一点点功劳,可他手下的人需要功劳啊!

苍蝇再小也是肉不是?

到现在为止,他赵匡胤一点功劳没有,他手底下的人更捞不着一点功劳……

郭宗训勾了勾嘴角:既然如此,那我就再帮帮你!

一念至此,郭宗训突然瞪着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地问道:

“赵指挥使,您背后背的可是荆条?”

“带刺儿的那种?”

郭宗训一副好奇模样,边说边来到他们身后:“嘶,赵将军何故如此啊,你是父皇最信任的武将,这点小事真不必如此啊!”

“你看看,这后背血淋淋的,要不赶紧回去休息休息?”

“杀鸡焉用牛刀?”

“纳降这种小事干脆就让曹彬去得了,真不值得堂堂的殿前都指挥使去……”

“父皇说过,后续北伐还有硬仗要打,你可千万要保重身子,父皇还指望你多多立功呢!”

郭宗训的话像一把尖锐的利刃,直插赵匡胤内心。

但赵匡胤依旧面不改色,可赵二却“血溅五步”,嘴角抽搐个不停,低着头,极力不让人看到他那双快要喷出火来的眸子!

你是想杀人诛心吗?

犬入的,别太过分了,逼急了,信不信老子……

此时,赵匡胤说道:“多谢殿下关心,多谢陛下信任,这点小伤对臣来说不值一提,希望陛下能给臣这次戴罪立功的机会……”

郭荣看了看赵匡胤,又看了看好大儿郭宗训。

心底不禁暗自好笑:

一个是六岁的神童,一个是堂堂殿前都指挥使,为了这点不值一提的功劳竟然还斗上了?

也挺好,只要别太过分,斗就斗吧!

不过若顺着好大儿那点小心思,未免会寒了赵匡胤的心。

可若同意赵匡胤,好大儿肯定也会伤心,这段时间,这小家伙可是没日没夜得照顾自己……

沉吟片刻,他突然转头看向一旁一直保持沉默的张永德:

“张永德!”

“臣在!”

“降书既是你送来的,就由你去纳降吧,记住了,决不可扰民……”

不说杀鸡焉用牛刀吗?

我可是堂堂殿前都点检……

张永德愣了愣:“是,微臣领命!”

郭荣又看向赵匡胤,正色道:

“赵将军请起,惩罚的事就算了,下不为例即可!”

“来回奔波,又搞什么负荆请罪,你呀,且回去好好休息吧,记住了,真正的决战是幽州,你可千万别辜负了朕对你的厚望……”

赵匡胤当即恭敬地领命:“是,陛下,微臣绝不会辜负您的厚望……”

郭荣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一旁满脸书生气的赵二赵匡义,皱了皱眉:

“至于你!”

“身为殿前都指挥使的亲弟弟,不仅不向你兄长学习,以身作则,还敢无视军规,以下犯上,公然对上将韩通出言不逊!”

“只按梁王说的让你当面给韩通道歉简直便你了!”

“若不是看在赵将军的面子上,朕杀了你都不为过!”

“去!”

“自领二十军棍,罚俸半年,待韩通回来后,必须当面赔礼道歉,他若不原谅,再行处置……”

赵匡义彻底懵了,整个人差点就瘫在了地上:

什么情况?

合着就只有我一个人受伤……

……………………………………

说明:

1、关于瀛州刺史高彦晖与莫州刺史刘楚信的出处:

《旧五代史周世宗纪六》:“甲辰,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来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及诸将相继至行在,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赵匡胤先至瓦桥关,契丹守将姚内斌、莫州刺史刘楚信皆举城降。五月朔,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等引兵继至,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举城降。”

因为主角的出现,故事的发展已经不知不觉与真实历史有了不同。

2、关于后周的军事体系:

军事体系主要以禁军(皇帝直接掌控的中央军)为主,后周在前朝的基础上,改成了“二元核心”架构:

侍卫亲军司:统领全国大部分禁军(以步兵、骑兵为主),既负责保卫京城,也承担对外征战(如南征南唐、西讨后蜀),同时下辖部分地方驻军,是“内外兼顾”的全能型军事机构。

殿前司:最早是后唐、后汉时期的“殿前诸班”(皇帝贴身仪仗队与护卫队),地位低下,仅负责皇宫宿卫。是柴荣亲手将其打造的“精锐尖刀”。平时负责皇宫内部宿卫(比侍卫司更贴近皇权),战时作为“先锋部队”或“主力突击队”,承担最关键的作战任务(如高平之战中,殿前司部队稳住阵脚、扭转战局)。

而历史上,赵匡胤就是做到了殿前司的老大——殿前都点检,也就是此时张永德的位置!

但此时,他只是老二——殿前都指挥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