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虽然大量北方农民南迁,但广大南方还是人少地多,如果推广曲辕犁,耕地效率提高一倍,耕地也会增加一倍,粮食产量也会增加一倍。
所以一个小小的农具革新,加上水车出现,对农业就是一场革命,对人口增加有极大的好处。
“大家现在还有什么困难,都提出来吧!如果是普遍性的困难,我们会想办法解决。”
一名老者道:“有一个困难,大家都希望改善,那就是家信太少了,我们非常渴望能够多收到几封家信。”
甘宁笑道:“这个困难我会想办法解决,很快就会见成效,大家还有别的什么困难吗?”
一个妇人道:“还有就是希望能建一所学校,给孩子读书的机会,每次孩子爹写信来,我们都找不到人念信,还要拎着鸡鸭去邻村求人读信。”
这番话引起很多人的共情,纷纷道:“不光要拎东西,还得低声下气,陪笑脸,人家才肯读信写信。”
甘宁点了点头,“今年下半年就会开工新建不少学校,这附近应该有一所,另外我很快会恢复邮亭和驿站,二十里一亭,百里一驿,大家寄信写信邮寄东西,都可以去邮亭办理,普通百姓会收点钱,但军户则全免。”
邮亭驿站是汉朝在天下各地设置的基础通信设施,由于战乱,各地都荒废了,南方稍微好一些,甘宁和江东的盟约中就有这个条款,双方一起恢复水陆邮亭驿站,很多邮亭和驿站建筑都还在,只是被荒废,重新修缮就能恢复。
众人你一言,他一句,提了不少建议,甘宁让人一一记录下来。
赵云在一旁始终一言不发,默默聆听主公和军户们的交谈,他深切体会到了主公对待军户百姓的诚意和关心,那是发自内心的关怀,耐听聆听,替他们解决困难,把士兵的家属当做自己的家人,这样的主公,士兵们怎么能不为他卖命?
如果公孙瓒有半点主公这样的仁义,也就不会最后败亡了。
.......
从村子里出来,甘宁笑着对赵云道:“我要求所有的将领都关心士卒,不光是关心士卒本人,更重要是士兵的家人,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困难,自己解决不了,就要上报,士兵们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中,到了战场上,每个士兵都会拼尽全力和敌军厮杀,他们并不是在报恩,他们是捍卫这种制度,让他们家人能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
‘他们不是在报恩,而是捍卫让他们家人能安居乐业的制度。’
这番话让赵云心中被深深触动了,他是第一次知道将士为何而战。
他躬身道:“主公这番话,卑职铭记于心,卑职一定像主公那样关心士卒,关心他们的家人。”
甘宁为了潜移默化提高赵云对自己的忠诚度也是煞费苦心,忠诚度不光是赏赐那么简单,还要让他接受并认可自己的思想和治世风格,他和赵云呆在一起的时间太短,所以要利用这次来南昌聚会的机会,多和他相处沟通,让彼此互相了解。
甘宁马鞭一指东面笑道:“这里距离我们豫章郡最大的养马场只有二十里,下午无事,子龙将军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
赵云欣然道:“卑职愿陪同主公前去。”
众人加快马速向养马场方向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