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第258章:故居与纪念馆:精神的家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故居与纪念馆:精神的家园(2 / 2)

巨大的沙盘、实物陈列、将参观者瞬间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苍云岭战役实景复原区,精准标注了坂田联队指挥部的位置和新一团的突击路线。

·平安县城攻坚战全景画馆,宏大的战争场面令人身临其境。

还有专门区域展示了他重视后勤、开办“随营军校”、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卓识远见,展现了他不仅是战术家,更是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

“抗美援朝”部分,则重点展示了他指挥部队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与强大敌人殊死搏斗的英勇事迹、鏖战上甘岭的场景复原,令人肃然起敬。

“建设年代”部分,展示了他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殚精竭虑的思考与实践,以及他深入部队、关心基层的许多感人细节。

“永恆的怀念”尾声部分,则集中展示了他逝世后全国军民沉痛悼念的感人场景,以及“亮剑精神”在社会各界引发的广泛反响和传承。

整个展览,既大气磅礴,又充满了细腻动人的人文关怀。

不仅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体现他性格的生动细节:

比如他那件打着补丁的旧军装、那只被他摸得光滑的军用水壶、赵刚送他的钢笔、他写给妻子和儿子的家书、甚至还有一小包作为道具摆放的“地瓜干”…

在纪念馆的出口处,设有一面巨大的电子纪念墙,上面实时滚动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网友的留言悼词。

旁边还有一个安静的“沉思厅”,供人流连、休憩、回味。

开馆之后,这里迅速成为了全国最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和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群都排起长队。有组织而来的部队官兵、政府机关人员、在校学生;

也有自发前来的普通民众、历史爱好者、退伍老兵。

人们在这里驻足,凝望,沉思。

年轻的学生们通过一件件文物,真切地触摸到了历史课本上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军人们在这里汲取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血性;

普通百姓则在这里,感受着一位英雄将军的铁血与柔情。

赵刚在开馆仪式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尤其是那些眼神发光的年轻人,欣慰地对身旁的杨秀芹说:

“秀芹同志,你看,老李他没走。他活在这里,活在这些故事里,活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

杨秀芹含着泪,用力点头。

这座纪念馆,不再仅仅是一座建筑。

它是一扇穿越时空的窗口,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更是一个凝聚了英雄精神、家国情怀与集体记忆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历史变得可触可感,精神得以传承不息。

它无声地告诉每一个来访者: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何而战,我们的精神根基是什么。

而这一切追思与传承的核心,最终都指向了那个熠熠生辉、跨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

亮剑精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