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离边境线太近,与北戎人的村落遥遥相望,却只有一个两百人的军营驻守,军防力量属实太过薄弱。祁铮不知刘胜为何要如此安排,他却正好趁机把刘胜的亲卫营派驻到那里。即将对自己不利的亲卫营调离宣府,又借助亲卫营强悍的武力驻守边境,也省了自己与其撕磨的时间和精力。且有林允文手下一千人监管这五百人,也不担心他们再闹出事来。
林允文看着面前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上官,心里暗暗发愁。
那些刘胜的亲卫一看便是刺头,加上现在刚接手,情况不明,就这样把这些人分派到地方上,等同于放虎归山。一旦他们与其他刘家旧部联合起来,凝聚成势,必定会成为边军最大的隐患,难道他没考虑到?还是说,他本意就是要让这些人自己乱起来,才好有借口将他们一一消灭?只是不论他有何想法,现在立足未稳,都不易让这些人乱起来。这里是边关,不是京城,更不是那些天子脚下普通驻军那般情况,若是这些人一旦乱了,必然会引燃边境好容易压制的战火。
林允文不同意这样安排,说刘胜的亲卫都是他用重金打造,个个都有一身好武艺,战时是无敌的先锋,闲时是优秀的护卫,若是就这样发配到边防上,恐其中有人不服,生出事来,驻地与宣府太远,若有异动到时恐怕难以压制。建议全营人就留在宣府原亲卫营中,再补五百人足矣,组建成一支常规的骑兵军队就成。宣府城是军事重地,城内有约两万的精兵,若是这个亲卫营有任何异常,左右近旁的宣府靖隋军就能轻松压制。营内旦有闹事、不忠上官,也是极少数死忠刘胜者,却是极好处置。对于那些顽固不识好歹者,可随意抓个错处施以重罚。
亲卫营中不乏能力出众者,也非全部亲卫都是刘胜死忠,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完全可以把能力强、忠君者抽调出来,安排到其他驻军或是边堡中担任主将,委以重任。
林允文说:“这些以武卖命的汉子,也无非是想挣得些钱财,若是再侥幸能以军功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也是此生难得的事了。”
林允文说:“这些以武卖命的汉子,也无非是想挣得些钱财,若是再侥幸能以军功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也是此生难得的事了。”
听了林允文的话,祁铮想了想,便同意了,顺便把这些人交给了林允文,由他任新军的主官。
林允文本想让祁铮自己收服这些人,留归己用,可祁铮却把这些人推给了自己。想到祁铮可能要放弃这些人,出于惜才之心,林允文强忍着内心林渊一再提示的警告之语,爽快的答应了。
祁铮又将其他各部驻军调防,东升郡调防到水垸县,另抽调普通兵卒,补充到边堡中。水垸县调防到东升郡,再招募一季新兵。他打算从招募的新兵中,亲自挑选一些人,交由他带来的那十五个御林卫带领。想要完全从新兵中挑选一批人,组建一支与刘胜、与林家全无关系的亲卫营来。
每个边堡的实际兵力配置应为:主官一人、副官二或五人,队正十人,兵卒百人,杂役五或十人,人数一般核定为一百二十人,其他还有被判罚到边境服刑的刑徒,及按劳付酬的民夫,这两者人数不限,但规定不宜超过百人。
因边境生活艰苦,各处边堡上人员配置都不全,那处都缺人,这次祁铮为排除刘胜的亲信、安抚各处军心便把人员打散,优先补充到边堡。更是用石卫转交给他的武器和银钱,为边堡更新装备,补发拖欠的边堡军士的军饷。
有了林允文和他带来的三千步骑混编精锐,祁铮总算暂时稳定了原刘家府军因主将交替而起生的躁动局面,和浮动不安的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