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第469章 还请尚书大人教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9章 还请尚书大人教我!(1 / 2)

“不过……”

见曹廷训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杨思义叹了口气:“不过,本官倒有一策,或可解你燃眉之急。”

曹廷训闻言眼睛一亮,急忙行礼道:“请大人明示!”

“京城工坊既吸纳了大量青壮,致使百姓无暇婚育,那……何不从工坊着手?”

杨思义目缓缓道来:“曹大人可奏请陛下下旨,命京城各工坊每月给已成家的工匠十日沐休一日,专为夫妻团聚之日。”

“未成家者,则由工坊主组织,与城中绣坊、织坊等女工居多之处定期联谊。”

曹廷训怔了怔:“这……,工坊主们恐怕不愿平白增加成本……”

现在城中作坊每月给工人放一天假。

这还是工商部出台的保护工人权益法律出台后,才有的。

以前有的作坊一月都不会给工人放一天假。

现在要求那些作坊工厂每月给工人多三天的假期……

那些商人定会削减工钱。

工钱减少,工人不乐意;不减工钱,商人不乐意。

杨尚书这招,真不是昏招?

杨思义微微一笑:“你可联合工部,颁布一道章程:但凡照办的工坊,皆可评为‘优等工坊',日后朝廷采购订单优先考虑。此外,每年生育子女达一定数量的工匠家庭,可由应天府授予‘勤勉之家'匾额,每年发放一些粮油米面什么的。”

“妙啊!”曹廷训恍然大悟,然后兴奋道:“这政策一出,工坊为得朝廷青睐,必争先恐后!”

“不说什么朝廷采购,就这‘优等工坊’就能让他们挣破头。”

商人利润那么高,舍弃一点利润,就能换回象征的荣誉,他们怎么可能不要?

还有,给与百姓米面油的奖励,这些东西既是百姓日常所需,却花不了多少钱,户部粮仓都满仓了,调配一点粮食应该没什么问题。

“正是此理。”杨思义颔首:“再者,可让顺天府组织官媒,定期在工坊外设点。再奏请陛下恩准,于七夕、上巳等节,开放金水河畔等地举办灯会游园,专邀各工坊青年男女同游。”

曹廷训兴认同的点头道:“下官怎就没想到!如此既不需大笔银钱,又能促成良缘!”

杨思义却忽然收敛笑容,低声道:“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曹廷训一愣,正色道:“还请大人明示。”

“想要让百姓多生子,那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百姓所需才行。”杨思义,端起茶杯,微微喝了一口道:“当父母的,最盼望的是什么?”

最盼望的是什么?

杨思义的一句问话,还真把曹廷训给问住了。

有人希望孩子平安长大,娶妻生子。

有的希望子孙满堂,一家团圆。

有的希望孩子有出息能赚到钱,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有人希望孩子有教养;有人希望孩子身体好;还有人希望孩子脑瓜子聪明。

家庭不一样,当父母的愿望也都不一样。

杨思义见曹廷训还没想明白,笑道:“是望子成龙啊!”

望子成龙……

“现在城中百姓,不管是坐家户还是进城打工的,他们每月都能赚到钱,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杨思义缓缓道来:“他们有了钱,会想让子女能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如果能送孩子去学堂学习,那最好不过的。”

“百姓想要逆天改命,只有科举这条唯一的道路。”

“而横在百姓面前的,不是高昂的学费,而是买笔墨纸砚书籍这些东西花的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