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兴国也就不勉强了。
“哥,一辆吉普车得多少钱啊?”夏红缨好奇地问吴兴民。
吴兴民说:“最低三万吧。”
“三万?!”王大树惊得张大嘴,“这么贵啊!”
吴兴民点头。
“我工资三十块,三万块钱,得不吃不喝八十多年!”王大树掰着手指头算,“天呐,这位厂长好有钱啊!”
梁兴国眉头皱了皱,说:“他的工资,肯定是买不起车。人家有个好儿子,在国外,赚了大钱。”
“原来是这样……”夏红缨其实也纳闷,魏大勇居然会有车。
毕竟,像这种单位的职工,工资再高也是有数的。
原来是有个出息的儿子。
饭后,夏红缨特地泡了今年的新茶。
这茶,是她和姑姑两人亲自炒的。
黄经理也非常满意,说比去过的另外一家好得多。
夏红缨心里非常雀跃。
霍英彪陪着他们下了山,夏红缨把老支书留了下来,跟他商量黑茶的事情:“刚才那个张老板的话我都听见了。”
老支书说:“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宣扬出去了。自己闷声把茶叶卖了就是了。免得有些人见钱眼看,肯定会闹事。”
夏红缨却摇头:“其实她们说得有道理。
仓库里的茶,是过去二十年里,集体劳动的成果。
大家不懂它的价值,让我签了来,但我不能就这样心安理得地拿着。
这个茶园是我和我姑姑联合承包的,我打算将我的那部分拿出来,按户均分。”
老支书摆摆手说:“不用!
这个茶园的茶树,已经快三十年了,已经开始老化。
你还得重新修剪,看看能不能发出新芽。
如果不能,你还得连根挖了重新栽。
这些都是要投入钱和人力的。
仓库里那些茶卖的钱,你就自己留着,用于周转。
其他的就别想那么多,如果真的有人闹事,还有我呢!
当时这些情况都是开大会说清楚了的,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夏红缨说:“老支书,霍南勋经常会带些旧报纸回来。
我看报纸上说的,感觉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会越来越深入,以后,经济会越来越活跃。
或许茶叶不会愁卖。
刚刚听到黄经理的报价,我就有一个想法,我想扩大咱们村的茶园规模。
您看,那边连绵十几匹坡岭都是荒山,如果开发出来变成茶园,那咱们的规模就相当可以了。”
我来管理,村民们就着这份钱来入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老支书望着茶山那边的荒岭,眼睛亮了亮。
那一大片荒岭都是他们村的土地,但是爬坡上岭的,又离居民区远,用来种地的话,挑粪施肥太费劲,所以一直没有开荒。
夏红缨继续说:“我想把卖黑茶的钱,均分成六十二份。
愿意拿钱的,就把钱分给他们。
愿意入股新茶园的,那我就带着大家开发新茶园。
您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