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胶着,赵孝成王找来大臣楼昌、虞卿(长平之战前,虞卿决定回到赵国效力),说:“廉颇老了,也怂了,我想亲自带兵,与秦军决战,你们觉得如何?”楼昌劝说:“大王使不得,不如派使臣去秦国议和。”虞卿提出反对意见,说:“这次秦国是来真的,怎么可能议和,不如派使者去其他国家求援。”
赵孝成王糊涂的很,他的决定十有八九是错的。这次赵孝成王又错了,他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使臣郑朱去秦国议和。虞卿拼命劝诫:“秦国表面上肯定会隆重接待郑朱,让其他国家以为秦赵要议和了,那其他国家肯定不会出手救援,这样赵国就危险了。”事实证明还是虞卿有远见。
郑朱到了秦国,范雎果然好吃好喝招待,同时对外放出秦赵和好的消息,麻痹其他各国。大家本就怕秦国,如此一来更没有国家多管闲事了。
议和失败,双方继续作战,不过廉颇一直龟缩不出,王龁也拿他没办法,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将近三年。廉颇难道不急吗,其实他也着急,他一直违抗赵孝成王的旨意,还要背负着政敌的诋毁,但秦军更急,这样耗下去不是办法。
秦昭襄王问范雎有什么好办法,范雎说:“只有一个办法,换主将。”秦昭襄王问:“让白起去吗?”范雎说:“不是换我们的主将,是换对方的主将,只要换掉廉颇,我们稳赢。”秦昭襄王疑惑不解,问道:“怎么才能换掉廉颇。”范雎回答:“反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