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过日子啊,会省还是不行,得会想路子才是硬道理啊!
李大娘一想到即将入袋的沉甸甸的铜钱,不由地又笑开了。这日子啊,好的还在后头呢。
第七十章
李大娘家代人收箬叶的消息,就跟个深水炸弹似的,在李家村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天李妍年在溪头洗衣服,就听见几个媳妇婶子在说这个事儿。
有个年轻媳妇怀疑这事真假的:“这包粽子的山上到处都是,真值钱他们家自己怎么不摘去?别到时候咱们辛辛苦苦摘了送去,又说不要了。”
就有嗤笑那人的村里老人跳出来嗤笑:“你刚嫁过来不知道就别瞎说,山头李家的什么名声你没听说过?那是铁打的说出口的就算话,上回不是还代镇上的财主收鸡蛋吗?可都是当场点对了数目,当场就结了现钱的,可跟别家爱赊账的不一样,十来文钱也要拖上个十天半个月的才不情不愿地给,你不信,你硬气点别去他们李家送箬叶啊。我可是闲在家里没事,地里的活儿都有男人们做着,家里几个孩子也空,正好多扯些闲钱回来,回头还能买上一斤盐呢。”
后头接话的大娘吐槽道:“说起这盐,也是越来越贵了。前头还只要二十来文一斤,现在都涨价到四十五文一斤了,这哪里还吃得起啊!”
李妍年心里一动,转念又立刻打消了拿盐换箬叶的念头。这里的盐她是见过的,杂质很多,颜色也不如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盐洁白,贸贸然拿系统上的低价盐来换箬叶,要是被人给举报了,贩卖私盐历朝历代都是重罪,大头的有背景的官府是动不了,动她一个平头老百姓还不容易?
还是老老实实地用铜钱跟村里人买算了。一想到系统上买盐一斤只要两块起步,而这里却要卖到四十五文的高价,这期间差价之大,李妍年就是一阵肉痛。
再回神,那边几个洗衣服的婶子媳妇已经兴冲冲地约好了一会儿去哪个山头摘箬叶了。
按照这势头,自己这箬叶生意看来应该挺有戏。她要洗的衣服不多,而且又是在家里用洗衣液提前泡过的,随便漂洗几次就干净了,因此比其他人都离开得早。一路沿着乡间小道往回走,路上冷冷清清的也没什么人,忽然从路边跳出个人影来,险些把李妍年心脏给吓跳出嗓子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