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心中又不禁感慨着,“应不应该将担子也交给三儿呢?”
嘉靖皇帝纠结的想着,很快他心里就有了答案。
“黄锦!”
嘉靖帝突然高声唤道,将黄锦又叫了进来。
黄锦近乎小跑的到了嘉靖皇帝的跟前,“奴婢在!”
“去告诉三儿不,告诉太子,明日大典后,朕要在奉先殿见他。”
黄锦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嘉靖皇帝居然会下一道这么奇怪的旨意。
奉先殿那可是宫里祭祀历代先帝画像的祀殿,平时都不开放的。
嘉靖皇帝怎么想起要在这里见朱载坖呢?
黄锦没想到明白,他立刻回道:“奴婢这就去传旨。”
嘉靖帝看着黄锦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虽然这段时间李时珍一直告诉他情况好转了很多,但是嘉靖皇帝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到底怎么样。
他现在走路只要多走一段就会忍不住大喘气,可见这身体的底子已经坏掉了。
现在他的举行这场册封大典不仅是对朱载坖的认可,更是对大明江山的交代。
所以,他必须有所选择。
免得到时候,他想说都没机会了。
翌日!
九月初九,重阳佳节。
天还没亮,午门外就已经聚集了数百名文武官员。
他们按照品级排列,身着朝服,手持笏板,静候宫门开启。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偶尔能听到官员们压低声音的交谈。
卯时三刻,午门的钟声响起,沉重的宫门缓缓打开。
官员们整理衣冠,依次进入紫禁城。阳光渐渐洒在金水河上,映出一片粼粼波光。
皇极殿前,仪仗队已经列队完毕。锦衣卫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神情肃穆地站在御道两侧。
殿前的广场上摆放着各种礼器,编钟、编磬排列整齐,乐工们手持各种乐器静候指令。
朱载坖身着绛纱袍,头戴翼善冠,在内侍的引导下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
他的步伐稳健,面容平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宽大袖袍下的双手正微微颤抖。
可见在这种大场面前,即便是见惯了风云的朱载坖还是会忍不住激动的。
“裕王殿下到——”
随着一声长喝,广场上的官员们纷纷转身行礼。
这个时候的礼官也在按照朱载坖当前的爵位封号唱喏着。
朱载坖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面孔——李春芳、高拱、赵贞吉、胡宗宪这些都是他现在倚重的一干大臣。
内阁首辅李春芳手捧金册玉宝,深吸了一口气,忍住心中的激动,缓步上前,对着朱载坖行礼一拜,“殿下,吉时将至,请随臣入殿候旨。”
朱载坖点头:“有劳阁老。”
就在朱载坖进到皇极殿内候旨的时候,另一道盛大的仪仗也从皇极殿外的广场出现!
“皇帝驾到——”
这是嘉靖皇帝的仪仗!
所有人在一声唱喏之后,都跪伏在地。
嘉靖帝乘坐着龙辇而来,身上穿着久违的朱红色金丝龙袍,头上也戴着一顶黑色的翼善冠,整个人显得既威严,又不失喜庆之态,同时他的帝王威仪也是丝毫不减!
可见今日这身龙袍,也是嘉靖皇帝特意挑选的。
朱载坖从殿内出来,对着嘉靖皇帝恭敬一拜:“臣朱载坖参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即在朱载坖之后,百官也如此山呼。
嘉靖皇帝从龙辇上来,走到朱载坖面前停下。他看着今天的朱载坖,脸上也浮现出了一抹欣慰笑意:“平身吧。”
“谢陛下。”
朱载坖起身而立,站在嘉靖皇帝面前,态度很是端正恭敬。
嘉靖皇帝抬起头看了一眼山呼的百官,又挥手一抬,“平身。”
“谢陛下!”
百官再拜起身。
嘉靖皇帝收回目光,又落在朱载坖的身上,“走,随朕入殿!”
嘉靖皇帝交上朱载坖一起入殿,这在礼部制定的礼仪流程之中,并无这一节。
但在此刻也没有提醒或指出什么。
因为在这一刻,皇太子册封大典的仪式已经开始了。
这个时候,只要不出原则性的大问题,所有的小意外都是可以忽略掉的。
毕竟,像这种不经常举行的大型典礼,有时候就是会出现在这种出其不意的小问题,所以这也算不上是什么问题了。
皇极殿内,香烛高燃,礼仪四备。
嘉靖皇帝走到御座上坐定,朱载坖则站在丹陛之下,有资格入殿的文武百官则按品级入殿,分列两侧,作为见证。
礼官在这个时候,也高声宣布:“皇太子册封大典开始——”
大典内外的乐官们也立刻奏起了《中和之曲》,庄严肃穆的乐声回荡在大殿之中。
这时候也礼部尚书出班禀告,得到嘉靖皇帝的首肯之后,他才恭敬从香案上请出今日要宣读的重要册文: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祖宗鸿业,统御万方,夙夜兢兢皇三子载坖,天资仁孝,器宇恢弘,宜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朱载坖跪在地上听着这份册文,心中也是无限感慨,终于到了这一天!
礼部尚书继续念着册文最后一句: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待到礼部尚书宣读完毕之后,站在一旁的李春芳也手捧金册走到朱载坖面前:“请太子殿下受册。”
朱载坖先拜嘉靖皇帝,而又举双手受册,接着又将册宝交给了一旁的礼官捧着。
李春芳后,高拱也捧着玉宝出来,“请太子殿下受宝!”
朱载坖如之前受册之礼一般受宝。
待到册宝齐全之后,朱载坖又对着嘉靖皇帝一拜。
嘉靖皇帝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缓缓开口道:“太子平身。”
朱载坖起身站在丹陛之前,抬头看了一眼嘉靖皇帝。
此刻,李春芳又出列道:“太子名位已定,百官贺拜太子!”
殿内所有官员齐刷刷跪下,行三拜九叩大礼:“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如雷,震得殿梁上的尘埃都微微颤动。朱载坖站在丹陛上,看着下方跪拜的群臣,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储君之位的分量。这不是荣耀,而是责任;不是权力,而是担当!
——————
终于写到这里了,不容易呀!
求个月票安慰安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