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其他类型>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第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年婚姻,一直分居[七零] 第41节(1 / 2)

紧接着出来一个男同志,跟陈小慧高矮差不多,长得尖嘴猴腮。叶烦眉头动了一下,那个男同志先开口:“陈会计,这是?”

叶烦:“小慧邻居。好奇,陪她过来看看。”

任姓中年男子笑道:“同志怎么称呼?”

叶烦抢先说:“姓耿。”

陈小慧一听到“耿”就忍不住皱眉。叶烦哪能让她开口,又问:“在院里吗?”

任同志见她很好奇,指着前面:“这家。我带你们过去。”

陈小慧把车子靠近叶烦:“还不信啊?”

叶烦笑道:“信不信一会不就知道了吗。”

三分钟后,三人走进比叶家小一圈的四合院。四合院男主人看起来四十出头,叼着烟介绍自家东西:“都是老辈儿留下来的。要不是等着钱用,无论你们是小任什么亲戚我都不能卖。”说完打开厢房门。

任同志指着屋里的家具:“陈会计,你看,这方几,这供桌,全是红木。没骗你吧?都是明朝的。”

陈小慧点点头,朝叶烦看去,又不禁露出得意,没骗你吧。

叶烦走过去,摸摸供桌:“这包浆,看起来是老物件。但不是明朝的。”

任同志脸上的笑容凝固,接着又笑着说:“这可都是清水货。这位同志,只有明朝家具这样。”

叶烦笑道:“谁说清水货只能是明朝家具?”看向家具主人,“打眼一看确实像明式。可惜是清朝的,还是雍正往后的。康熙朝的家具跟明朝的差不多,风格简洁。”指着供桌四周雕花:“明式家具就没这样的。这么豪华繁缛,极有可能是乾隆往后的。看样子说不定慈禧那会儿的。”说到此,看向姓任的,“再说这个矮方几,四条腿这么粗,桌面厚重,明朝也有,可惜四边边缘都有雕花,回字纹吧?两位也可以说我孤陋寡闻。不过我们也不是非要不可。小慧,走了。”

家具主人下意识喊:“陈会计,不是,陈会计,你说要我才叫你看的。这人——”

叶烦看向姓任的:“跟小慧在供销社认识的?那应该知道供销社之前还有个会计吧?”

姓任的男同志张口结舌:“你你,你是叶烦?你不是走了吗?”

叶烦点头:“我是叶烦,我又回来了。”对家具主人道,“非让我们买也行,我明儿找个历史教授和考古专家过来,一起看看,真是明朝家具,你要多少我给多少!如果不是,合伙诈骗,咱们公安局见!”

第25章回到岛上

陈小慧百思不得其解,叶烦怎么那么笃定姓任的骗她。

叶烦连人都没见过。

走到大马路上,陈小慧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他是骗子?”

叶烦:“哪个好人家年三十卖东西。不嫌晦气吗?你再想想,着急用钱为什么不定在上周末?”

陈小慧:“我当时说那几天忙。”

叶烦回头看一眼又朝供销社方向抬抬下巴:“二里路,中午下班晚回去半小时够了。”

陈小慧无言以对。

叶烦叹气:“不要一听到老物件就头脑发热。”

陈小慧:“那你怎么知道明清家具什么样?”

叶烦:“我这几天找书恶补的。来前又仔细看过你买的那些,都是明式家具,但不一定都是明朝的。顺治和康熙早期跟明朝家具没两样。”

陈小慧很是意外:“你,那天直接回屋,就是看书啊?”

叶烦瞥她一眼,不然呢。

陈小慧的脸发烫:“那你说的专家教授?”

叶烦:“胡扯的。别人说这话他俩不信,我姓叶,还没被叶家赶出去,想找几个教授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陈小慧有点不服气:“我也回来了啊。”

叶烦:“你高中毕业就下乡,根本没接触过古玩圈的人,他不怕被你看出来。其次你给他的感觉太迫切了吧。晾他三个月,最终的结果也是他不卖。像那样的家具,不说这皇城根下家家户户都有,十家里头能找出三家。现在是买家市场,买谁的不是买?”

陈小慧想到后年革命结束,离改革开放不足四年,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她就不由得着急,像是过一天少赚一笔钱。

叶烦担心她没死心:“家里那些东西没买亏是你比较幸运。要是不充实自己,靠运气弄到那些东西,早晚也会因为不走运赔进去。”顿了顿,“如果认为钱留着也是被赵茹萍和陈宽仁要走,那就去旧货商店。虽然比你满世界淘贵,起码国营商店没假货。也可以去废品收购站。那里的东西论斤卖。买百斤淘出一个好东西也值。”

陈小慧:“可是废品弄回家,左右邻居又得跟妈瞎白话。”

叶烦心说原来你知道啊。

“那就去商店。”叶烦提醒,“买小件。往包里一塞谁都看不出来,不就没人说了。”

陈小慧点点头没说话。

叶烦见状不再废话。到家趁着陈小慧回屋,提醒她妈别给陈小慧钱。陈小慧要面子,不可能找人借钱。她自己的工资随便她怎么折腾,不折腾将来也有可能便宜了陈宽仁和赵茹萍。

今年耿家跟往常一样,耿二哥一家四口,叶烦娘仨和耿父以及于文桃母女。年夜饭倒是有很大区别,多了鲍鱼海带,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还有鲜虾和海鱼。叶烦来前叫耿致晔买半桶,底下放冰块,上面也放冰块。寒冬腊月,江南气温也没到零下,表面的冰化了许多。好在车开过申城天气越发寒冷,到首都冰天雪地,冰不再融化,等叶烦收到货还很新鲜。

苏多福脑子灵活,说水桶能便宜点也可以整车整车运。

叶烦问:“卖不完怎么办啊?北方有河虾有螃蟹,有草鱼鲫鱼鲤鱼。不一定吃得惯海鱼。除非成本降下来,供销社有个超大冰柜可以慢慢卖。”

木箱和纸箱不能放冰,要定做泡沫箱,还要找冰场买冰。成本增加了不说,还不能卖太贵。首都人多,普通工人更多,普通工人舍得买一包海带也不舍得买一斤大虾。想到这些,苏多福意识到不行,起码现在不行,以后工资上涨或许可以试试。

话说回来,耿家三十晚上跟往年一样包饺子。

年初一,大宝二宝拿到压岁钱就催叶烦去姥姥家。

叶烦骑着二八大杠一前一后带着俩孩子到家,正好碰到她爸回来。叶父下车就抱坐在前面椅子上的二宝。二宝伸出小手就说:“姥爷新年快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