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婉晴和顾言早上不到五点就起来了。
李婉晴去厨房做饭,不光是他们早上要吃的,还得做点儿干粮,半路饿了吃。
李婉晴准备烙馅饼,野菜猪肉馅儿的。
面是昨天和好的,馅昨天也调好了,早上起来直接包就行。
顾言就烧水灌水囊,收拾路上要用的东西。
他们这里离镇上有差不多二十里,离县城就更远了,有五十多里地。
光靠他们两个人走路,那真是得走一天才能到县城。
要是就他自己还好说,他媳妇儿这么娇弱,他可舍不得媳妇儿走这么远的路。
顾言都想好了,她们先去镇上,到了镇上再租辆马车去县城。
不过今天他们肯定是回不来的,要在县城住一晚。
除了水囊,顾言还给李婉晴带了一身衣服。
两个人吃完了饭,拿着干粮就出发了。
两个人急着赶路,顾言就带着李婉晴走了只有他们一家人知道的小路。
走小路能比平时近一半儿左右,不过小路陡峭,不太好走。
有的地段需要顾言搀着拽着李婉晴才敢走。
到了山下也没有停留,而是顺着路直接去了镇上,半路上还碰到了一个好心的大叔,用牛车捎了他们一段路。
“大叔,谢谢你,这是我自己烙的饼,大叔你尝尝。”李婉晴拿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馅饼塞给赶车的大叔。
“嗐,不用,我就是顺路捎了你们一段,没什么的。”大叔憨厚的说道。
“那也要谢谢大叔,大叔,我们先走了,再见。”李婉晴说完就跟着顾言走了。
顾言已经跟他说过了,他们雇马车去县城。
对于这一点儿她也没意见,她能挣钱,花点儿小钱让自己不受累她是很愿意的。
到了车行,跟老板谈好了价钱,他们就坐上了马车。
就算是坐了马车,路上也整整走了一个半时辰,整整三个小时。
到了县城,把剩下的一半车钱结清,顾言就带着李婉晴往里走。
李婉晴也没有说话,就跟着顾言慢慢走,顺便好好打量县城。
现在他们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县城的入口,刚才他们就是从城门进来的。
可能是临近城门的关系,李婉晴没有看到别的铺子,只有两家车马行。
看到车马行,李婉晴想起来自己空间里还有两辆马车,要不是不敢拿出来,她早就拿出来卖了。
马车也就罢了,放到那里除了占点儿地方也不碍事儿。最主要的是马,它得吃草。这些日子李婉晴都是割草喂的。
她早就喂够了,可是不喂还不行。
等找个机会,还得把马车弄出来,让顾言去远一点儿的地方卖掉。
在往前走,街道两边就有店铺出现了,古色古香的门脸,木制的牌匾,还有迎风飘扬的三角或是长方形的旗子。
街上的行人也不少,还有挑着担子的货郎一路走一路吆喝。也有农家的大哥大嫂拿着自己家种的小菜啥的在路边摆摊。
“媳妇儿,前面是县城最有名的饭馆,叫聚丰楼,听说里面的杀猪菜好吃,待会儿我带你去吃。
这里是绸缎铺子,里面的布料不仅花色多颜色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