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含元殿,气氛异常凝重和深沉的时候。
李承乾转移话题道:“关于后宫的权利和义务,关于皇位继承的方式细节,朕会找个时间,专门写两本针对这方面的律法!
朕始终认为,关于后宫不得干政等,不能只是一句流于礼法的话。
只有详细的规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够尽可能的杜绝后宫干政。
一旦再出现后宫干政,那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自然也就不会有了!
众爱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而避趋之?
大唐更好,尔等的后代子孙,尔等自身才能更好!
若因私利而不顾国家大局,斩立决!”
听到李承乾这句话,部分没犯什么大事的,一下子就想通了。
是啊,大唐更好,他们的子子孙孙才会更好。
他们也不想再经历乱世了。
至于没想通的,无关紧要。
李承乾把好话歹话都说尽了,想要跳出来反对,都找不到角度。
本质上,百业卫并没有在他们身边安排人,也没有监控他们。
如果他们还要反对,那就肯定是自己心中有鬼。
一不小心,被当做儆猴那只鸡,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实在看不惯,那得回去联系各方想办法,而不是自己拼一下脖子是不是够硬。
李承乾的脑子太好使,怪招阴招层出不穷,偏偏还给他们一种堂堂正正的感觉,他们实在跟不上,一时间也找不出破绽。
“众位爱卿,可还有事?”李承乾问。
房玄龄再次站出来,躬身行礼道:“关于年号和陵寝,不知陛下有何想法?”
一般来说,年号都是相关大臣商议之后呈上,让皇帝选一个。
至于陵墓,的确是每个皇帝一上位,就开始修建的。
一般是由太史局来办,先根据山川走势,选一处风水好的地方,就开始办了。
人都必会死亡,但古人视死如生,尤其是皇帝。
在位时间长的皇帝,陵墓基本上都是从生修到死。
有一些,直到皇帝死了都还没有修完。
面对李承乾这么个强势的皇帝,房玄龄这个宰相不得不问。
登基就决定年号,是因为要铸钱。
等到改元之后,新钱就开始发行。
在整个使用铜钱的历朝历代,铜钱都是混用的,不管哪个年代的都可以用。
铜钱本质上,是看重量。
如果磨损太多的话,就会折旧,也就不那么值钱了。
“年号……”
李承乾沉吟起来,脑中思绪翻滚,众臣也没有打扰。
有的在笏板上极速书写,以免忘记了今天的重点,有些在闭目冥想,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易经》的乾卦彖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年号就定为——乾元,大哉乾元!
象征大唐新的开始,朕与诸位爱卿一起开疆扩土,铸就大唐万世基石。”
李承乾知道,后世的元朝用过,但那是后世,现在是他先用。
比地盘大,没有哪个帝国能超过未来的大唐。
何况这个乾字,还是他的名字中的一个字,没有比这个年号更符合的了。
房玄龄微微躬身表示明白,继续等待。
“至于陵寝,上次去昭陵,把朕的母后接回来的那次,朕去看过了,感觉还不错!
那么大个昭陵,不至于连朕的过去身都容不下,就不需额外修了,劳民伤财罢了!”
经历过九世轮回的李承乾,对这些看得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