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风投:我能预知未来> 第三十章 抢投与延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抢投与延迟(1 / 2)

募资,只是个引子。

话题逐渐转向,公司人才薪酬体系,与谢可逸和林图南的股权分配。

无论何种类型投资基金,资金管理规模在20亿以下,要么创始人自带市场品牌效应,要么身旁肯定有位极其擅长募资的二当家。

用车轱辘话说,能从市场找来钱的人,在一家小型风投机构里,地位无出其右者。

事实上按照行业惯例,他们这种组合,负责募资端的合伙人,往往占多数股份。

之所以原定谢可逸持股51%,是因为他个人,勉强沾到了品牌效应的边。

老蒋非要让他就快影项目,对外向媒体公开致谢,确实挺没头脑,但是也兼顾赚名气。

上个月,初次商量是否要拿清湖的投资,林图南曾先后两次感慨。

一说谢可逸属于老杨的门徒,这话的意思是,老杨原本没必要卡在快影融资节点摊牌。二是激励万佳,真正站在合伙人视角,才能看到谢老板的价值所在。

如果他手里没有快影这类超级明星项目。

老杨纵使一分私心若隐若现,也找不到切入点因势导利,达成无痛分手。

所以当谢可逸再度加码,能够贡献首期基金20%~30%募资额……

林图南这几天想的很明白,干脆说出方案:“这样吧,我们设计动态股权结构,未来连续五年基金收益率达标,你的持股比例阶梯上涨,最高到70%。”

伴随收益率一路飘红,谢可逸持续塑造个人和深源品牌,从募资端到投资端,隐性好处数不胜数。

那他就值这份价钱!

“没问题,以后基金管理费收入,你拿大头。”谢可逸毫不拖泥带水。

70%是最高了,沈楠鹏之于红岭资本都达不到这么高持股比例,顶多在项目盈利分红方面,拥有一定特权。

林图南点头应声,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跟固定管理费收入直接挂钩,相当于他募资的业绩激励。

谢可逸同理,拿投资收益分成大头,绑定基金收益率。

两个人都不避讳谈钱,分赃均匀根基稳固,包括员工们更如此。

魏振宁从精品机构跳槽来深源,过渡期表现正常的话,顺理成章升职ED。

虽然ED和ED之间,差距比人和狗还大,可总不能剥夺他的分红权益……

“盛方和快影直播电商合作谈差不多了,这两天就要签合同,我先出资5000万。”

顺畅的重新设计完利益分配框架,谢可逸转而同步项目进度。

“我的钱正在周转,我马上催一下,总数3000万。”

“你先出1000万就够。”

“赶早不赶晚,后续看情况我再补钱。”

跟清湖资本早期扣员工工资一个逻辑,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有出资义务。

谢可逸要是没在清湖留有大笔待兑现分红,很难讲老杨是否会在酒桌上,喝着铁盖茅台口吐酒气,放话做基石LP。

5000+3000万,两者相加基本可以确定,出资额超过总募资规模的5%。

这个比例已经大幅超标,林图南表示后续看情况再出钱,不过是个说法而已。

通过股权结构和出资额,确定谢可逸对深源的主导地位,即携手共进亦主次分明,这非常重要。

林图南内心毫无芥蒂,毕竟他有丰富的失败经验呐!

…………

下午四点,阳光西斜。

谢可逸提前一小时下班,赶在晚高峰之前,驱车前往高新科创园,期间顺路买束鲜花,两杯奶茶。

抵达周峻漫所在公司的办公楼下,对着后视镜整理下衣服,下车摆出帅逼专属倚车门动作。

三分钟,五分钟。

谢可逸抬起手腕看表,再望向办公楼陆续走出人影,没记错下班时间。

拿起手机略作翻转,又摁灭屏幕光亮,算了,既然是惊喜,再耐心等等。

“漫漫,你怎么不下班呀,站在这里干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