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起义军有不少太平教众,因此这口号越来越响了。
大量的流民,似乎也看到了改朝换代希望,看到了他们成为功勋贵族的机会,战意空前暴涨。
张曼成面对李紧建议大军一路奔波,应该先休整两天,并没有理会,反而直接联合众将十余万大军猛攻伊阙关、大谷关。
乃至还分出两万流民兵骚扰更东面的轘辕关,旨在分守军兵力。
十余万流民开始疯狂猛攻伊阙关、大谷关,声势浩大,洛阳震动,天下哗然一片。
各州各郡世家豪族,太平教,天下各方势力目光都集中在了洛阳。
……
“报~”
这天,李定国正在校场,指挥精壮训练。
一个青壮斥候快速奔跑了进来,急忙对李定国道:
“将军,不好了,颍川方向发现大量骑兵聚集。”
“什么?颍川方向出现大量骑兵?”李定国面色瞬间大变,忙来到斥候面前,急忙问道: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骑兵?有多少骑兵?由谁统兵?”
斥候忙拱手道:
“回将军,这股骑兵是从颍川北面来的。约有四、五千骑兵,在颍川西北的阳城县驻扎,打的是一个叫做皇甫名号,是斥候营士卒在一天前发现的,现在恐怕已经开拔向我们梁县而来了。”
斥候忙回道。
随着斥候话音落下,围过来的将校无不哗然起来。
李定国面色也是难看了起来。
他手中仅有八千青壮,并且才训练一个多月,虽然一路拼杀,都有精悍气息,正常情况下,根本还不能成军。
并且还都是步卒,又如何能够对抗大汉军队四五千骑兵?
“四、五千大汉骑兵?将军这可怎么办啊?”
一个青年校尉忍不住对李定国问道。
这名青年,名叫马悍,二十岁左右,是个南阳落魄寒门子弟,身材魁梧,双臂很长,射箭颇准,因为擅长射箭与性格坚毅而被李定国看好,提拔为麾下校尉。
李定国也愿意培养这个青年。
“我们不能退,不能败,不然大将军他们的后路将被截断,起义军便全部完了!”李定国立即便咬牙道,让周围将士无不躁动。
“将军,我们都听你的,你说怎么打,就怎么打!”马悍立即响应李定国,周围将校见此,纷纷咬牙应和。
更因为李定国与士卒同练同住同寝,使得李定国在军中威望很高。
士卒们也都知道李定国能力很强,很信服。
李定国见军心可用,不由点了点头,只是,很快又对朝廷来的迅速而又猛烈的数千骑兵而感觉压力巨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