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故事他明白,但此刻他还是不愿出兵支援阳关。
见状,刘九思摇了摇头,起身欲走。
当他走到门户的时候,却顿了一下:“或许将军只觉得我聒噪,但我还是想问一下将军。
方才进城时,我见定陵百姓安居乐业,丝毫没有乱世求生的慌乱。由此可见,将军颇善治理,是用了心想让定陵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说完之后,他头也不回便要离开。
“且慢!”
就在此时,定陵主将终于坐不住了,“先生当真是伶牙俐齿啊。”
他感慨的说道:“看似是在夸我善于治理,让定陵的老百姓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实则在暗示我,如今的太平都是假象,乱世之中哪有什么真正的太平。
今日我坐视阳关覆灭,来日数十万莽军兵临城下必然屠城,这定陵百姓们沦于马蹄之下,血流成河,尸骸堆积如山。
当定陵沦为人间炼狱的时候,我是否会后悔今日冷眼旁观的选择?”
刘九思的嘴角微微上扬,问道:“那将军是否会后悔呢?”
定陵主将闭上了双眼,咬牙切齿的说道:“会!”
“这兵,我借给你了!”
……
与此同时,阳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王邑指挥莽军发动进攻,几十倍的兵力差距,让阳关的防守显得无比羸弱,宛如即将溺死的孩童在水里拼命挣扎。
然而刘秀却展现出了他卓越的领袖天赋,在面对危机时,他亲率一千精锐突袭莽军,斩杀了几十个敌军后掉头就跑。
回到城中之后,他带着敌军的头颅来鼓舞士卒,在他的忽悠下,阳关的义军们还真的重燃士气,开始拼命的抵抗莽军的进攻。
刘秀只凭数千兵马,竟然真的阻挡住了大军猛攻,守住了第一轮的进攻。
但这也让莽军的主帅王邑气急败坏,开始发动更迅猛的进攻。而阳关毕竟只有几千兵马,面对此等疯狂进攻,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
无论刘秀怎么忽悠阳关义军,也都阻挡不了那些将领们产生动摇与质疑。
“刘九思呢!你不是说他去寻找援军了吗,他人呢!”
兄长刘縯此刻怒火中烧,“就特么他还靖祖后人呢,打起仗来跑比谁都快,老子信了他的邪,居然真的以为他的辽东王的孙子!
辽东王刘慕白一人一剑死守未央宫外,他的孙子怎么可能是刘九思这样的孬种!”
“我不信九思先生会骗我!”刘秀却笃定的说道,“他说过,只要我能守住阳关,他就一定会带着援军来救我们!”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信他的鬼话呢?”
刘縯不屑的说道,“他就是个骗子!你和我都被这个骗子给害惨了,本来莽军来袭我们是可以逃的,可你却信了他的话,一意孤行要死守阳关。
现在,我们都得死!”
话音落下,忽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