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玄幻奇幻>华娱2001:叫我导演!> 第17章 毕业答辩现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毕业答辩现场(2 / 2)

“当然,窥私欲同时也是宣泄个人欲望的需要。”

“不过,凡是过犹不及,过度旺盛的窥私欲可能会变成窥私癖。”

“故事的主角刷车工是一位个人欲望受到压抑的社会边缘人物。”

“除了工作,他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

“窥视他人的隐私,就是他发泄个人欲望的渠道。”

旋即,沈良从弗洛伊德讲到马斯洛需求理论,再到个人价值观、社会关怀、边缘人物心理状态。

反正是一通乱侃。

跟学院派聊天,必须要上价值!

“所以,你选择用一比一的画幅?”

这次的提问对象换成了系主任老穆。

“对。”

沈良道:“对于习惯宽幅的观众,一比一的画幅比例,天然有一种压抑感,它是主角心理牢笼的视觉化呈现。”

“冷暖光分区呢?”

摄影系副主任,专攻照明艺术的曹全勇教授提问。

“洗车房左右两侧的光线调度,你是怎么想的?”

“我参照了《教父》和《出租车司机》等电影的灯光运用,左侧的暖光代表着现实,右侧的冷光是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然后,又是好几位教授提问,沈良的问答全程无卡壳。

直到老何出场,他问出了最重要,也是几位老师专门留下的问题。

“谈谈你对画幅运用的想法。”

“好的,何老师。”

沈良侃侃而谈道。

“从1918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协会正式制定电影胶片标准以来,画幅先后经历过1.33比1,1.37比1,1.85比1,以及最近的2.35比1。”

“这些变化大部分是因为技术升级,以及审美的变迁。”

“也就是说,画幅虽然是电影的基础构成元素,但它的变化始终是被动的。”

“电影是集视觉、听觉与叙事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体。”

“能否赋予画幅以实际意义,是画幅能否升格为电影美学元素的关键。”

“《刷车》里画幅的变化,既是核心叙事语言,也是人物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第一次画幅变化,刷车工走进隐喻内心世界的收藏室时,虽然他个人是放松的,但他却封闭了自己。”

“而第二次。”

“刷车工走出了困住自己的牢笼,哪怕内心里隐藏的野兽在威胁他,他还是选择自我救赎。”

“我希望借这两次变化,让画幅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表达。”

“很好!”

老何春风满面的点了点头。

“我对你的回答很满意,我相信,你的理念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说着,他朝着在场几位老师看了一眼,见他们纷纷点头,老何两颊泛着红光,高声道。

“我宣布,北电97级摄影系学生沈良的毕业答辩,圆满通过!”

几位领导带头鼓掌。

然后,现场掌声雷动,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口哨声,以及学生的大喊。

“牛逼!”

“学长说得好!”

“叼!”

“帅!”

听着耳畔的掌声、喝彩、尖叫,程好激动地小脸通红。

那个男人,好像在发光。

太帅了!

这一刻,不止程好一个人这么觉得。

受到现场情绪的感染,高媛媛也在那用力地鼓掌、欢呼。

她全然没有意识到张垭东的神色变化。

张垭东受刺激了。

原因是高媛媛的那段表演。

虽然他之前看过剧本,也知道高媛媛什么都没露,但沈良拍的太欲、太勾人了。

特别是高媛媛享受的特写镜头。

那表情,他都没见过!!!

那是怎么拍的?

还有,刚刚放到那一段,现场的男声都在后面嗷嗷叫。

这让他有一种心爱的东西被他人窥视、夺走的愤懑。

更直接一点。

他觉得自己被人‘绿’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