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平米塑料薄膜听着多,卷吧卷吧也就一百多斤,扔到马车上占不了太大地方。
装好塑料薄膜,李哲没再停留,跟宋科长打声招呼,坐上马车离开塑料厂。
宋科长站在商店门口,挥手送别。
陈娟攥紧手里的发票本,明明是卖三千块钱的货,两千四就拉走了,这一里一外差了六百,至于十万平米的塑料薄膜还是没影的事,是不是被骗了?
也谈不上骗,厂子总归是不赔钱,只能说赚的少,更像是被忽悠了。
她瞅了一眼宋科长,犹豫道,“科长,我咋感觉有些不对劲,这人是不是不靠谱?”
宋科长知道她想说啥,但直觉告诉他……没错,“别瞎琢磨了,忙你的去。”
陈娟撇撇嘴,转身回了商店。
……
赵铁柱驾着马车跑得飞快,似乎生怕有人在后面追。
直到塑料厂消失在视线中,赵铁柱才松了一口气,“哥,我跟不少人来塑料厂拉货,没一个能讲价的。这里的销售员牛得很,说多少是多少。
你随口忽悠几句,就便宜了六百块钱,绝对是头一份。嘿,这得吃多少张香河肉饼。”
“不多不少,一千张香河肉饼。”李哲收敛笑容,正色道,“我可没忽悠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今年的冬暖大棚试种成功,我就有了本钱,明年会扩大种植规模,两百亩大棚只多不少;如果试种不成功,那就是塑料薄膜有问题。”
赵铁柱一愣,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那到底是谁占便宜了?
大营村,李家。
老李穿着破了洞的白背心在槐树荫下乘凉,眉毛紧皱,望着前方发呆。
儿子种植冬暖大棚的计划,他并不支持,看到儿子干劲十足,他也没完全反对。
黄瓜种子和旧报纸值不了几个钱,赔了也无所谓。
现在不一样了,儿子准备动真格的了,又是买建材、又是挖暖棚,几千元砸下去就没了回头路。
再想到老婆的态度,老李觉得自己被夹在中间,明明是你们两个想法不同,干嘛都为难我?
这不是欺负人嘛。
两个坏家伙!
哪天惹急老子了,我非……
老李越想越气,但面对两个最亲近的人,他又无可奈何。
外面响起一阵声音,老李扭头望去,见到二儿子和赵铁柱一人扛着一卷东西走进院子。
“老二,你搬的是啥东西?”
李哲将塑料薄膜放在地上,扯开外面的包装,“这就是我买的棚膜。”
老李走过来,仔细瞅了瞅,“这塑料膜不便宜吧,花了多少?”
“两千四。”李哲并没有隐瞒。
老李愣了。
等他回过神的时候,赵铁柱不知何时已经离开,院子里只剩下李哲一个人,“老二,这塑料膜还能退吗?”
“不能。”
老李闭上眼,感觉胸口有些疼。
良久他才回过神,径直走回了屋子,再出来已经换上了蓝涤卡褂子,戴上一顶草帽。
“爹,你这是干嘛?”看到父亲的反应,李哲有些吃不准。
老李哼了一声,没好气道,“去地里,给你小子选建大棚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