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柳传志和章祖强之后,整个晚上,杨一木都沉浸在狂喜的情绪之中难以平伏。
明天就要去中科院计算所,完成从连想拿走百分之四十股份这关键一步了。
此时,杨一木也觉得自己有必要适时调整一下对未来的规划了。
他计划逐步退出玻璃厂的日常经营管理,退居幕后,由高波顶上,让他真正承担起一个企业领导者的角色。
当然自己也不会亏待他,可以直接许诺他,只要年底前把发展搞上去,可以给他百分之十的股份。
此外,要尽快在南方布局了,那里是改革的窗口,是改革的前沿阵地,怎能眼睁睁地坐失良机呢。
京城这边虽然对连想投资即将尘埃落定,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可以高枕无忧。
相反,他更要拼命赚钱,因为现在的连想就像一群刚孵化出来的小鸡。
这群小鸡虽然现在还很小,他手指头缝稍微漏一点,就能喂饱它。
但用不了多久,它的胃口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今天吃一口,明天吃一碗,再往后可能就是吃掉一盆。
自己还没怎么着呢,家底就已经空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赚钱。不然的话,一旦这货长大了,根本就养不起。
养不起怎么办?被迫稀释来之不易的股份!
作为重生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连想未来的价值,在明知道的前提下,稀释股份无异于活生生地从自己身上割一块肉。
后来还是一波互联网呢?看着便宜不沾,还是重生者吗?脑子傻了吧。
所以,他必须加快布局,寻找更多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奶牛。
既然已经决定投资连想,主要条款基本谈妥了,次日一早,杨一木在路边电话亭拨通了老张的电话,“喂,老张是我,杨一木……咱们饭馆帐上有多少钱,查一下我那份有多少……七万三千?喂,喂,确定吗……行,你准备一下,我在京城需要用钱……干嘛就不用问了……明天吧……对对,你去银行汇款就行了,时间最迟明天下午吧,等我电话就行了。”
本来约定一年到期到后再分红,但眼下资金需求迫在眉睫,杨一木也只能救眼前的急了。
电话挂断后,他又联系了贾际中,“请问贾际中在吗?”
“小贾,找你的。”那人说罢,咔嚓一声,撂下电话。
不一会儿,话筒传来了贾际中的声音,“我是贾际中,请问哪位?”
“我,杨一木。”杨一木直接道。
贾际中紧张地捂起了电话,余光扫了下旁边,发现并没有人注意自己,连忙小声道,“你好,杨老板,有事吗?”
“半小时后还在老地方见。”杨一木说。
“好的好的。”贾际中连声说道。
杨一木找了辆车,直奔海淀区法律顾问处上次那家茶馆。
贾际中倒是麻利人,早已等在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