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我在俄国当文豪> 65、我在俄国贷款那些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5、我在俄国贷款那些年(1 / 2)

关于小地主屠森巴赫,简单来说他算是俄国相对正常且比较普遍的地主,他们没有显赫的爵位,过不上什么奢华的生活,甚至很多时候还要亲自参与劳动,他们当下的一切有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挣来的。

当然,剥削更底层的农奴的事情自然也是有的,不过做的并没有那么过分,因为以他们的家底,确实承担不了损失几位农奴的损失。

屠森巴赫就是这样的地主,勤勉、吝啬,过着比普通人强一些但同样需要汗水的生活。

倘若问他他的一生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可能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但他也就是这样走过来了,生活往往就是如此。

而或许是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验的缘故,屠森巴赫被《万卡》和《苦恼》这两篇小说给深深地触动到了,这种触动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屠森巴赫在思想层面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后面的《渴睡》和《穷人》随之而来的时候,这种变化在他身上就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再就是同米哈伊尔交流的过程中,尽管这位老人并不十分清楚米哈伊尔的有些话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但他确实能够感知到这位生活困窘的年轻人那颗高尚的心。

因此在即将结束自己这次圣彼得堡之行之前,近来从旁人那里听到了一些消息的屠森巴赫便找到了米哈伊尔,然后关心地问道:“亲爱的米哈伊尔,我最近听韦尔西洛夫说,你好像在考虑贷款的事情?你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了吗?既然如此又为何不在跟我聊天的时候提上一句呢?”

“没有什么难处,我只是预备跟人合伙出版一部文集而已。”愣了一下,米哈伊尔就笑着回道:“资金上面稍稍有些缺口,不过只要文集出版后,很快就能将那些债务给还清。”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的是,这年头搞什么图书出版,其实真的算是一桩大生意。

首先印刷的成本就不低,再加上要跑通各种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涅克拉索夫提前做好了一定的准备,但依旧欠了一屁股债,甚至连印刷的纸张什么的都是向印刷所和造纸厂老板赊来的。

不得不说,能从那些人手上赊到账就是一项不俗的能耐,在别林斯基他们这一圈人当中,除了涅克拉索夫谁都干不成这种事。

不过与此同时,杂志或者图书的售价一般都不会太便宜,毕竟如今能够有闲心和闲钱看书的,大都是那种比较富裕的家庭。

像《祖国纪事》的年度预订费,是十七卢布五十戈比一年,对于一些普通市民而言,这笔钱已经够他们生活一个月了,但对有些家庭来说,这笔钱跟挠挠痒也没什么区别。

总之,由于没钱外加小心谨慎,涅克拉索夫在欠了一屁股债的情况下,只敢让印刷厂印一千五百本,但后面这部文集卖得实在是太好,以至于涅克拉索夫都有些后悔印少了。

但对于米哈伊尔来说,他当然清楚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于是他表现得比涅克拉索夫更为大胆和激进,在鼓励涅克拉索夫赊更多的账欠更多的债的同时,米哈伊尔自然也不可能袖手旁观,转头就研究起了这年头的贷款,准备狠狠贷上一笔!

妈的,都好几个月了,没富就算了,现在还要背上一屁股账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米哈伊尔的收入过于单一,这点稿费活着是肯定没问题,但说破天了有些时候也就是一些贵族老爷的一件衣服钱,甚至还没人家的衣服贵。

不过也对,毕竟老实工作哪有那些贵族老爷们剥削赚的快,累死都赚不过人家..........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涅克拉索夫真是好兄弟,在米哈伊尔鼓励他赊更多账贷更多款的时候,他在犹豫了一下后,竟然握住了米哈伊尔的手道:“好!亲爱的米哈伊尔!我相信你!就按你说的来,我争取再向印刷厂那边赊五百本出来!”

这一下也是真把米哈伊尔给感动坏了,鼓励对方欠债还能被相信,谁听了不都得说上一句好兄弟?

眼见涅克拉索夫都这样了,米哈伊尔自然也不能落后,要贷一起贷!我们一起背债!

首先还是去好兄弟德米那里打打秋风,简单说明了缘由之后,这位巨熊一样的男人再次给了米哈伊尔一个熊抱:“我真为你如今的成就感到骄傲亲爱的米沙!或许我很快就能在大学里看到你了?总之钱的事情没问题,我现在马上就找点理由写信给我妈妈和父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