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继续说道:“天运合回,如今丞相您若能迁回长安,便可高枕无忧了。”
董卓闻听此言,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不禁赞叹道:“李儒啊李儒,还是你有见识啊!”
李儒赶忙谦逊道:“主公过奖了,这童谣或许正是天意的一种体现。”
董卓略一思索,当即决定道:“嗯,就依你所言,星夜回师洛阳,商议迁都之事。”
董卓在李儒的计策上,又加了一条极其残忍的策略:焚城。
董卓挟持着被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汉献帝,如丧家之犬一般,匆忙地迁都到长安。他不仅将宫中的无数珍宝据为己有,还毫不留情地将洛阳城洗劫一空。
那些带不走的东西,无论是房屋、楼阁还是其他财物,都被董卓的大军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烧起来,仿佛要将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彻底吞噬。
至于城中的百姓,董卓根本不会去顾及他们的生死。这些无辜的人们,在董卓的暴行下,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甚至有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
“唉,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这是人们对这个乱世的无奈叹息。在这样的时代,生命如草芥,百姓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不确定性。
盟军大帐内,气氛凝重,曹操一脸急切地看着袁绍,高声质问:“盟主,此时正是追击董卓的大好时机,为何还按兵不动呢?”
袁绍闻言,只是淡淡地瞥了曹操一眼,并未答话,似乎对曹操的质问毫不在意。
曹操见状,心中愈发焦急,但他与袁绍自幼相识,深知袁绍的脾气,于是仗着这层关系,继续进言道:“本初啊,那董卓恶贼,不仅焚烧宫室,还劫迁天子,致使天下震动,百姓流离失所,不知所归。如此行径,简直是天理难容啊!”
说到此处,曹操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情绪也越发激动起来,“如今这社稷正处于危急存亡之刻,我们身为盟军,怎能坐视不管呢?若不趁此机会将那董贼一举击溃,恐怕日后再难有如此良机了啊!”
然而,袁绍却依旧对曹操的话无动于衷,他不仅没有回应曹操的质问,反而有意避开曹操的目光,沉默不语。
曹操见袁绍这般态度,心中的焦急更甚,他实在不愿贻误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于是再次开口道:“那董卓慑于我十八路诸侯的强大声势,为了躲避我们的锋芒,才不得已有了这迁都西遁之举。这分明是他心虚胆怯的表现啊!我们此时若能果断出击,必能将其一举剿灭,成就不世之功!”
在虎牢关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吕布遭遇惨败,他所率领的军队已然丧失了战斗的意志和信心。
此时,我军的士气如日中天,正是乘胜追击的绝佳时机。若能果断出兵,必能一举定鼎天下!
然而,面对如此有利的战局,袁绍却满脸愁容,忧心忡忡地表示:“诸侯们的兵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此时贸然进兵,恐怕只会徒劳无功啊。”
他的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其他诸侯的共鸣,众人纷纷附和道:“是啊,是啊,确实不可轻率行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