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创业在晚唐> 第五十八章 :发赏(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八章 :发赏(求追读)(1 / 2)

经过老赵和小宋一番和睦谈话,双方充分沟通,解开了误会,进一步加深合作。

但当赵怀安亲自将宋文通送到寨门时,看着踉踉跄跄离开的宋文通,赵大还是忍不住担心起来。

这次是不是吓惨了这个宋文通?

想到这里,赵怀安忍不住又瞪了一眼赵六。

赵六看到了,努了努嘴,在心里腹诽:

“这赵大现在咋那么爱瞪眼?哎,赵大官做得大了,但兄弟感情是淡了啊!想当日,不是咱老六,赵大能……,哎,不提了,感情淡了啊。”

赵怀安要是知道赵六这想法,非得再捶他一顿不可。

不过虽然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宋文通,但赵怀安并不觉得那最后的小插曲能影响到这场交易。

说白了,相比于那些首级,宋文通的个人荣辱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

而果然,当宋文通回去后,那些神策军也没什么幺蛾子,倒真的老老实实跟赵怀安做买卖了。

其他人也就罢了,像陈法海就是老神策军,见这些神策军那么守规矩,简直是惊掉了下巴。

他们神策军能抢钱就不会去挣钱?作为长安最大的暴力集团,上面又有中尉老公们罩着,简直是吞金蛤蟆,坐地虎。

长安最富裕不过两市,但他们神策军就能自己去市场上征收各种杂税。

你以为你小商人,不去长安卖东西不就免于盘剥了?但对不起,逃过长安的刀,还有畿内各神策军镇的刀。

随便一个路口桥津,这些神策军就敢设卡,人走要给钱,货过要抽份,甚至连只猪过去了,都要留一条腿下来。

他们神策军就是这样的底色。

所以当陈法海看到外头那些神策军这么老老实实做生意,还明显是亏本做生意,他才吃惊。

那一刻,赵怀安在陈法海心中,有三层高楼那么高,这背后关系得上天啊。

但陈法海哪里知道,那些神策军之所以老实合作,除了那位监军使周从寓的确对他们严格,另外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赵怀安现在的威名,比保义都这些人以为的都要大。

这些人这些日一直在金马寨坚守作战,所以不清楚现在双流的风评。

现在军中提到赵大赵怀安,除了那句“呼保义”之外,心里更多的是一份复杂和佩服。

当时情况多么危急,南诏军浩荡东进,而双流城内藩内外诸将哪个不是武名卓著的悍将?但就是没一个敢出城守寨的。

但人赵怀安不仅主动领了这样的任务,还打得真的好。

他们在双流城内的时候,城内也组织过几波陷阵队出城袭扰南诏军,但战果都不大。

然后第二天这些人就看到什么?

看到西面出现了敌军溃兵,逶迤溃进了城外大营,然后这些人就被赶到城外壕沟砍了头,血流了一地。

最后呢,就是数百根竹竿顶着首级,一支南诏军就急匆匆地杀往了西边。

此时,城上的人哪里还不知道人家赵大肯定是在外面打胜仗了。

即便再瞧不上赵怀安土鳖身份的藩外武士们,也不得不感叹一句:

“赵大不愧是我淮西豪杰,非是蜀中人物。”

你看,这会赵大又成自己人了。

一个人的威望有时候就很直接,就看你能不能成事,能不能为他人所不能。

一旦一个人在别人的心中总是那种,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的。平时可能还看不出,可一旦危难,大伙下意识就会指着这人拿主意。

如此,权力自然向这样的人靠拢,这番道理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而现在赵怀安就有点这个味道,前后两次大战,这赵大都为他人所不能,行他人不敢为之事,端是一豪杰好汉。

对于军中的这些风评,那些神策军如何不知?他们本来随监军使到各个藩镇,就是要采访藩镇风评,好及时传回长安。

这也是中晚唐后,外放的监军使和神策军的固定任务了,真当他们来就来捞钱的呀。

当然,出差的时候谋点福利,这点人之常情,纵然是圣天子都能体恤的。

所以,这些神策军们很容易就判断,这赵大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成都混出来,到时候上头有背景,下面有一帮能打的部队撑着,在成都也是个人物了。

而他们神策军要发财,就要和这些地方人物关系搞搞好,毕竟他们基本盘在京畿。

对于其他地方,人家要是卖天子几分面子,他们神策军还能狐假虎威一下,要是当你天子是个屁,那他们也是屁都不如。

所以,当赵怀安看到宋文通的时候,觉得奇货可居要小小投资一下,那这些神策军同样如此,看到赵大这样的扎势人物,也决定小小的投资一下。

是的,几千匹布的大钱,在他们这些神策军眼里就是小小的投资。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会在金马寨外头吹风的这些个神策军,哪个不是分分钟上万绢布的大生意?

他们是真心投资赵怀安。

这人扎势得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