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巡逻艇,王耀堂继上次砸了200万后,又再次砸了100万进去,搞研究真他吗的费钱啊,这还是他确定文冲这边省吃俭用的结果。
理论上,这些研究应该是保密的!
但是,毕竟是捐款的金主,对吧,起码的尊重,所以,王耀堂到了研发区。
刘李两位师傅在门口等着,见面寒暄了一下,带着王耀堂和船厂直奔船坞。
“王生之前提的意见,我们回来试验了下,效果嘛……”刘师傅微微叹了口气。
“怎么?无法提高射击精度?”王耀堂眉头皱起。
“提高了,还提高不少,只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刘师傅沉声说道:“之前我们测试了下,在3级海况,就是3.4–5.4,浪高1.25–2.0米左右情况下,用千发子弹测试的结果是,子弹在百米射击距离时,散布面半径20米。”
“等等,20米,船才多长啊。”王耀堂吐槽一句,“那现在呢?”
“现在,百米之内散布面半径5米左右。”
“提高很多嘛。”王耀堂哈哈一笑,“除了没什么用之外都很好,毕竟AK47百米测试中百米散步半径10厘米左右,50倍,很好!”
“起码瞄准吃水线的情况能打中船只了。”
刘李两位一脸无语,“他那个是绝对的固定靶,测试的是枪本身的散布问题,我们这个摹拟实战,完全不同的好吧。”
赵厂长解释了句,“我们厂主攻方向是船只制造,对武器方面咳咳,没什么特长,人员不是很充足。”
“开个玩笑,已经进步很大了,我知道的。”王耀堂笑着说道:“走,看看实际情况去。”
说话间众人到了船坞,王耀堂看到自己那艘快艇,船舱顶端的固定支架已经大变样了,从粗陋的'A'型枪托变成三角形的,上面还有一根小臂粗的圆形支架。
一个有些秃顶的中年人站在这里等着,赵厂长介绍道:“为这位是邱工,他是研究稳定方面的。”
“你好,邱工。”王耀堂与对方握了握手。
“你好,王生。”邱工有些紧张,目前整个项目经费最大的资金来源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
在此之前,他们更多是在图纸上进行研究,建造测试是想都不要想,没钱!
主要是即便生产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竞争过其他大船厂,即便杀出重围,得到海军认可,但最后海军有没有钱采购,能采购几艘都不知道。
情况如此不乐观的情况下,厂里实在没可能给他们拨款研发。
当然,作为1845年英国人建立的中国首个西式船坞,曾经华南地区重要的军工造船基地,多年发展下来,科研能力还是很强大的,主要是缺经费。
“我介绍一下吧,这个已经不能算是单纯的支架,应该算是一个小型平台,我们用了四套液压阻尼器吸收垂荡能量,最大可将垂荡幅度从1.2米降至0.4米,海况越好垂荡幅度越低,经过测试,在速度15节,二级海况的情况,最低可将垂荡幅度降低到10厘米。”
“在不机枪手不人为操纵的情况,百米散布面可以控制在半径1米之内,如果机枪手操控的好,这个散布半径可以更低。”
“咦!”王耀堂很是惊喜地看向厂长几人,“这个对付一些普通渔船或者货船已经很实用了啊,你们刚刚怎么没说?”
赵厂长表情一僵,拉了下王耀堂低声没好气地说道:“什么叫对付普通渔船货船!”
“咳咳咳……”王耀堂下意识捂了下嘴,不好,暴露了!
“你听我给你编……那什么。”王耀堂脸色一肃,“我公司后面要接一些海上安保任务,主要对付的是海盗,海盗你明白吧?主要交通工具是渔船,对,还有货船,这些船只速度就在15节左右。”
赵厂长眯着眼看着王耀堂。
“我可从没想过做什么其他事情啊!”王耀堂大声说道:“我发誓!”
赵厂长慌忙后退几步。
“你什么意思?”王耀堂一脸无语。
“我怕雷劈到我。”
“你不相信我?”王耀堂一脸委屈。
“相信,相信。”赵厂长很是敷衍地说了句,“我们的假想敌是其他水面快艇,要在高速情况下交战。”
“对对对。”王耀堂咧嘴笑着点头。
场面一时间有些尴尬,没人说话。
王耀堂再次轻咳一声,“船体呢,船体上有什么改进吗?”
“有,比如增加陀螺稳定仪,只是成本太高了,而且这种型号船体太小,也不方便安装,不过还是对船体外形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同等速度的情况下增加了抗风浪能力和稳定性。”刘师傅说道。
“那可以造的更大一些嘛,大一些还能增加武器装备,把机枪换成机炮,也能扩大巡逻范围。”
“换成机炮没用,火力溢出太严重了,而且装弹量会降低不少。”李师傅说道:“这种小型巡逻艇能对抗的目标是无装甲、轻装甲,真碰到小型导弹艇或者突击挺,25毫米舰炮轻松就能把这种小艇打成碎片。”
“你这个想法就不对!”王耀堂摆摆手。
“啊?有什么问题?”赵厂长几人都看了过来,这是他们厂所有人的共识。
“问题大了,你们是站在军方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得到这个结果,但你们没考虑过客户面对的是什么情况,是否有其他需求。”王耀堂沉声说道。
“我们的客户就是海军!”赵厂长强调了句。
“我就不是客户了?”王耀堂瞪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