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入未走过的路,不见的是最好,却得新鲜。那扑棱着翅膀飞起的斑鸠,没入了竹林里。比竹子还要高大的树上,有几只叫不出名子的鸟雀,是叽叽喳喳,又像是窃窃私语。天气热的很,鸟儿也不想煽动翅膀的立于林荫的枝杈,时不时有飞到地面的觅食。是生物都离不掉能量的补给,吃饱喝足,才是修身养性的必需。有时在想,一日三餐能否减为一餐呢?书上说是有的。那清苦修炼的山门,有僧道之士如此。我等凡夫俗子,想来是办不到的。不为柴米油盐,也总得为生活奔波,又岂能空腹卖力的换得所需呢。今想效仿,免去一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感受一番,不为别的,美色可餐,富氧饱腹嘛。修行在于悟性,我不能超凡脱尘,也学不来游方僧道,但箪食瓢饮本就寻常,与我而言倒也并非模仿。
我在阳光下行走,一段并不太长的路,走出了浑身汗湿,偶有风来,就是一阵清凉。择僻静处穿行,闻林地物语,是林涛、有鸟鸣,更多的还是蝉嘶。高大的香樟和水彬,撑起了连片的林荫,在空阔处稍歇,不乏是乘凉挺好的所在。抄近路的没入深林,过于阴暗的光照,加快了毫不停留走出。来到视野开阔的一处阴凉,还是用过了备着的自嗨锅。刻意绕行的一处池塘,却没了昔日的荷,印象中的盛景顿然不复。大千世界是人为或自然总是在改变着,有扼腕叹息,有今非昔比。我们的关注度和吸引点是会有变,珍惜当下,就是无复错过的重来。
时光不可倒流,经历就是过往,能够迎新的挥别过去,是能赓续的展望未来。路就在脚下,行走、迈进,人与人不同,足迹自是各异。有的人能登顶山峦,视野开阔的一展豪迈。有的人能激流勇进,在大河的彼岸欣赏不同的风景。脚下的路,四通八达。所谓造化弄人,纵有相同的路,也未必有相同的指引。且行且珍重,一路走来,看的既是风景,而你也是这风景中的过客。往往不经意的一瞬,即是抹不掉的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