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北方奔驰牵引着152加榴炮和130加农炮,在蜿蜒的丘陵山道上迤逦绵长、蔚为壮观的行驶着。这是一支英雄的重装部队,在三界这个华东地区最大的军事训练基地,开始了年度的野外实战检验的驻训。
隶属野战军的我师部队,以团为单位陆续机动到了三界,各自选择并上报驻训点,平整驻训场地,一处处野战帐篷搭建的军营,就在深秋的荒山耸立。绿色的身影随处可见,这里已不再是普通的荒野,是半军事化管理的禁区,除了部队,只有当地的村民可以有限制的走动。
一个个战斗分队,在指定位置展开了炮兵操作的协同训练。一门门大口径火炮揭去了炮衣,露出了威慑的尊容。随着指挥员阵地射击诸元的下达,各门火炮的弹药装填和高低方向参数的输入,在战士们娴熟规范,紧张有序、合成有力的操练动作下,火炮昂起了轰击的炮口,直指着待摧毁的射击目标。
相距十几公里的牛头山上,用白色石灰涂刷的射击标识,是十来个阿拉伯数字的圆圈。这些数字的圆圈,隐约的在阵地上可以遥望得见的。射击距离,虽说是近了点,能打好几十公里远的重型火炮,只能减少装填档量和修正射击仰角来精确打击了。地形受限,就这么着近距离的逞威吧。看得见,也就是听的见炮阵地和炸点的两地轰鸣声。在实弹射击的阵地上,火炮发出的怒吼,倾刻间即在牛头山上产生威力巨大的爆炸,硝烟弥漫下的弹着点,是被准确命中的伴随着泥尘抛向了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