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玄幻奇幻>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第942章 丈量土地的重要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2章 丈量土地的重要性(1 / 1)

张临辰在皇上这里聊了一个时辰,这才回到户部。</p>

户部人员看到尚书大人神采奕奕,似乎遇到了什么喜事。</p>

“大家都过来吧,给你们开个会。”张临辰招了招手,让大家都围过来。</p>

这些户部的官员,都是张临辰精挑细选出来的,值得信任。</p>

张临辰便把自己和皇上探讨的事情告诉了众人。</p>

户部众人听完之后,感到了惊喜,他们户部将来的发挥空间很大呀。</p>

“如今皇上给咱们下了两个任务,一个便是将天下所有的盐铁等资源收为朝廷所有,另一个便是对西域各国开展经济战。”</p>

张临辰认真的对众人说道。</p>

“大家同心协力,为皇上打一个漂亮的经济仗!”</p>

“是!”众人点头称是,内心充满了自信与期待。</p>

……</p>

李尽忠今天收到了各地影密卫传来的消息,有些地方的世家暗中搞破坏,使得百姓对清丈土地多了一些怨言。</p>

收到这些情报之后,李尽忠便匆忙来到了皇宫汇报。</p>

“不过是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阻碍清丈土地,故意混淆视听,蛊惑人心罢了。”</p>

李洵对此并没有任何的担忧,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p>

“朝廷实施政令,下面总会有人去搞破坏的。这次清丈土地,影响到了世族们的利益,难免会引起他们的反对。”</p>

“现在由他们去蛊惑人心,等最新一版的大明日报传出去后,他们再怎么说也没用了。”</p>

李尽忠微微点头,原来皇上早就做好了应对的准备。</p>

天下之事尽在皇上的掌控之内。</p>

“你们影密卫把各方的官员盯好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土地的丈量,一定要把天下的土地弄清楚,这样才能确保我大明帝国的根基稳定。”</p>

李洵又对李尽忠叮嘱道。</p>

“舞阳郡那边你也盯着点,有什么情况及时汇报给朕。”</p>

李尽忠领命下去行动了</p>

到了晚上的时候,徐庶和张鹤眠再一次来到了皇宫之中。</p>

张鹤眠已经写好了文章,文章的名字是《土地,国之根本》。</p>

李洵拿过文章静静的看着,张鹤眠写的文章比上一次通俗了很多。</p>

不过还是不够通俗,李洵又对他的内容进行了一番修改。</p>

报纸的内容里还增添一些图画,让百姓们明白朝廷清丈土地后,能够得到什么好处。</p>

“文章写的不错,但是标题不够吸引人。”</p>

李洵抬头看向了张鹤眠。</p>

“要明白我们的文章是写给谁看的,是天下的百姓!文章的标题一定要戳中百姓们的痛点。”</p>

“然后围绕这个痛点,进行全面的讲解分析。”</p>

张鹤眠认真聆听,皇上在获取民心这方面非常的强,自己要虚心学习。</p>

“这个名字可以改成《清丈土地,少交税!》,你们觉得如何?”李洵淡淡的问道。</p>

徐庶和张鹤眠听到此话不由得一愣,这个名字很通俗,很吸引人!</p>

百姓们种地一般要六七成的交赋税给朝廷,对于少交税这种事情,百姓们自然非常感兴趣。</p>

他们一旦看到这个标题,必然会被吸引。</p>

张鹤眠若有所思,又学到了!</p>

“好了,可以去发布了。”做了最终的审核后,李洵便让徐庶和张鹤眠去印刷报纸,然后传布天下。</p>

《大明日报》经过第一版的爆炸新闻后,引起了天下百姓们的关注,大家都在期待后面的报纸。</p>

这天早上,百姓们刚出门,便听到大街上有很多小孩子在那儿卖报纸。</p>

“卖报卖报,清丈土地,少交税!”</p>

“清丈土地,少交税啦!”</p>

……</p>

孩童们的声音传向四方,百姓们听到呼喊声,顿时来了兴致,全都围了上。</p>

清丈土地能少交税?是真的吗?</p>

不少人都感到了震惊和怀疑,觉得有点假。</p>

这该不会是故意夸大,吸引大家买报纸吧?</p>

但也不应该,因为这是朝廷的官方报纸,朝廷肯定不会随意夸大内容的,否则以后谁还看《大明日报》。</p>

识字的百姓们直接买了报纸,不识字的百姓们则是跑到了说书人那边听报纸的内容。</p>

“朝廷说了,天下有很多土地都没有登记在官府的鱼鳞册上,没有向官府交税。”</p>

说书人拍着案板,声情并茂的讲述着,随便两句话就把百姓的情绪给调动了起来。</p>

这些说书人都是尚书省精挑细选出来的,为的就是让他们在讲新闻的时候,能够把人心带动起来。</p>

北凉城内讲述报纸的说书人有十五个,全都属于大明报社的人,相当于半个公家人。</p>

他们说了半辈子书,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能成为朝廷的人。</p>

“朝廷每年要征的税是固定的,比如说今年北凉城征税一千万两,一些人把土地隐匿起来,不登记在官府,那么他们交的税也就少了。”</p>

“有人交的税少,那么就有人交的税多!”</p>

说书人继续讲述着。</p>

“那些世族们一家有上千亩,甚至是上万亩地,但他们通过特殊手段隐匿田产,少交税。”</p>

“到最后大量的税都加在咱们普通人头上。我们种的地最少,却要交最多的税,他们种的最多,却交最少的税,甚至不用交税!”</p>

……</p>

百姓们静静的听着,越听越生气!</p>

他们怎么说每年税赋都在增加,而且还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征税。</p>

比如说你浇地还要交水的税,更有甚者,穿鞋上路还要交穿鞋税。</p>

现在懂了,他们不仅要交自己的税,还要交世族的那份税,肯定交的多!</p>

百姓们明白之后,对于朝廷清丈土地更加的支持了。</p>

把那些隐匿的田地全都登记到官府之中,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便不会承受大量的苛捐杂税了。</p>

这篇文章像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大明帝国。</p>

如今天下百姓都已经明白了朝廷的用意,这是为他们普通百姓着想啊。</p>

百姓们再一次感恩皇帝。</p>

李洵之所以弄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教育天下的百姓,让他们知道朝廷的用意,同时也让百姓主动去帮助朝廷清丈土地。</p>

“朝廷说得对呀!咱们舞阳郡的王家之前有一万亩地,他家交的税赋还不如我家二十亩地交的多!”</p>

“之前被皇上诛族的秦家,他们家的田地有十万亩,但却不用交半点税赋!”</p>

“清丈土地,少交税!朝廷是为咱们普通百姓着想,我们要全力支持!”</p>

“谁要是敢阻挠朝廷清丈土地,我第一个不答应!”</p>

……</p>

百姓们大声的呼喊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